分享

英文学术写作选词要义

 钟山紫竹林 2019-02-27

在多年英文学术写作的指导中, 有很多同学提问我关于选词的困惑。大多时候阅读母语为英语的作者所写的学术论文,总是不禁感叹他们能既简单又准确地运用各种动词,可是一旦到了自己提笔的那一刻,却抓耳挠腮也想不出那个恰如其分的表达。术写作中词汇的选择对于促进读者和作者思维火花的碰撞意义非凡。然而,不少中国学生也是由于选词上的困惑,导致句子产生歧义或者含混不清,给审稿人的评阅带来很多障碍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到底怎样选词才能让句子掷地有

 关键词一:   直接明了 

( 即写作时不隐藏信息,用最直白的词汇去描述现象和阐述观点 )

1.  抛弃那些做作的词汇和陈词滥调

做作的表达可以定义为使用复杂词汇、复杂句来表达一个简单或者意义并不深刻的论点。要明确好的句子不是靠辞藻和爆炸式的信息去堆砌出来的。

我们中国学生常爱用一些意思相近的复杂单词去代替简单词汇,让句子看起来文绉绉的,冗长且不易理解消化

如 component 代替 part , implement 代替 use , conduct an investigation 代替 investigate 等。

除了爱用复杂词汇,很多学术论文的作者也爱使用一些'傲娇'的句式,例如 as is well known , it is obvious to any reader ,这类句式会让读者错以为'我居然不能理解这个概念,是不是因为我太愚蠢',从而增加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感

陈词滥调指一些过于口语化表达,会使得文风过于随意并给读者制造“这部分信息不值得关注”的错觉。

2.  甄选精致的名词和动词

在实际写作中应该主动积累并归纳精致的名词和动词,熟悉掌握它们的正确用法,形成自己的学术论文词库。如果写作时感觉到词汇贫乏,或者词不达意,多半是因为平时积累模仿的功力不到位。

大家在阅读本专业的外籍优秀范文和科学文献时要把精彩的名词、动词摘录下来,虽然这种方法看似比较原始,但是原理类似于我们幼年学习母语时背诵默写大量词语,只有这样才不至于遭遇“词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

这里列举一些精致动词供大家参考,如「advocate , emphasize , maintain , sustain , convey , optimize , deliver , narrow , deteriorate , inhibit , incorporate」等等。词汇积累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于求成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诉求

 关键词二:   清晰 

1.  使用简明的词汇

很多学生在写作中爱用复杂单词,我们要力求用更简明的词汇代替冗长的修辞和艰深的单词。如 particularize 这类含后缀 -ize 的单词,就是一个不够简明的典例,大可以用 specify 将其替换。类似的例子还有 utilize 和 use , finalize 和 end , hitherto 和 until now/previously 等。

虽然这类单词对一个句子的影响甚微,但在整篇文章中的累积效应是不可忽视的,这种效应会形成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深深隔阂,让读者不知不觉放弃继续理解和思考,这是所有作者都不愿预想的情形。

2.  对“摸棱两可”说不

模糊含混的表述会使使读者在理解的过程中逐渐偏离作者的真正意旨,学术写作中要斟酌所选词汇是不是意义明确并且使用得当。如下面这组句子对于only这个单词的运用:

Only I tested the bell jar for leaks yesterday.

only tested the bell jar for leaks yesterday.

I tested only the bell jar for leaks yesterday.

I tested the bell jar only for leaks yesterday.

I tested the bell jar for leaks only yesterday.

这组句子向我们清晰呈现了单词的在句子不同位置是如何影响改变句子含义的因此我们在构词造句的过程中要反复揣摩词汇有无准确传递文章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三:   精准 

1.  不必纠结对同一词汇的反复引用

不少同学总是力求词汇的变换和文章的新鲜感,不愿意在文中反复使用相同的词汇,企图在词典中查找同义词来替换。这样的想法在学术写作中往往是弄巧成拙。若某个单词汇可以精准传达你的意旨,请大胆地重复使用这个单词,因为很多情形下即便是同义词也无法表达完全相同的含义。

学术写作毕竟不是炫技场,辞藻华丽内容不实是本末倒置的行为,作为英语为二外的我们还是应该在遣词造句上秉承踏实的作风

2.  具有“言外之意”的词汇要慎用

我们在平时的英语积累中要格外留心具有引申含义的单词,这些引申含义可能会在写作中造成歧义。例如 adequate ,除了我们熟知的理解「足够的,适当的」,该单词还有另一层含义即 barely meeting a requirement「几乎无法达到需求」。所以写作中我们要避免用 adequate 这个单词表达「充足丰富」的含义。

除此之外,特定行业流通的'行话'在学术写作中并不受欢迎,文学性的拟人类修辞也应尽量避免,如 studies 不可能 ingore 或 praise other studies ,事实是 authors of the studies 研究倡导者实施了这一动作。

3.  切忌泛泛而谈

学术写作对于细节内容的刻画要求甚高,这也是文体的功能特性使然。想要杜绝泛泛而谈的问题可以关注以下三个细节

  • 文章通篇都止步于泛泛而谈,或者只局限于细节无法做出规律性趋势性的概括都是不可取的,要注意平衡好细节和概述在文章内容中的比例,让读者能够准确感知文章的逻辑结构

  • 灵活运用举例、类比、对比等写作方法来解析抽象定义、刻画细节信息,帮助读者理解文章内容

  • 初稿完成后,首先自查文章的词句是否真实呈现了自己观点,也可交由其他人帮你检查,并深入了解读者从文章中抓取的信息与你内心所构想的存在多大偏差

参考文献:

Rabinowitz, H., & Vogel, S. (Eds.). (2009). The manual of scientific style: a guide for authors, editors, and researchers. Academic Press.


版权归「炬萌新」所有

作者:中科院张老师」,「炬萌新」总参谋长,中科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科学研究和研究生的指导培养工作中超过20余年。主持和参与完成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1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