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假种子“横行”市场花样翻新 需擦亮眼睛防“忽悠”

 昵称32555205 2019-02-28

'聆听三农,感悟中国'

点击上方'三农中国'可以订阅哦!

随着春天的到来,农民朋友们又开始忙活起来。各地春耕备耕如火如荼,农资市场交易火爆,各种品牌的种子、农药、化肥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当然,也不乏一些经销商昧着良心卖假农资,坑害咱老百姓。

在这当口,如何选购品质好的农资产品,关乎一年的收成,自然是每个农民最为关心的事。今天的农经漫谈,我们就邀请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徐春晖,跟您聊聊春耕备耕如何选择好种子。

漫谈|假种子“横行”市场花样翻新 需擦亮眼睛防“忽悠”

徐春晖:近年来,一些不良种子经销商的“忽悠”手段不断翻新,很多农民是防不胜防,所以,春耕购种,我们的农民朋友还是一定要擦亮眼睛,千万不要被忽悠了。

那么,花样不断翻新的假种子骗局都有哪些呢?

比如说,打“游击战”,也就是一帮人走村串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采用小恩小惠,送把雨伞、送块肥皂,抽个奖品等等。出现这样情况您一定要提高警惕了,切记不要贪图小便宜。

还有,就是”价格战“,比如说有的不法商贩“挂羊头卖狗肉”,以“超低廉”的价格销售同一个品种,这里面或许“缺斤少两”,或许“含量不足”,或许“伪劣假冒”,所以,太低的农资产品尤其是种子大家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还有就是打“专家”牌和傍“名牌”。利用所谓的专家讲座等名义来推销农资产品,其实,这些所谓的“专家”所讲的也只是“一家之言”,根本没有什么权威性。

再有就是“傍名牌”,一字之差,完全是不同的产品,所以大家购买农资产品时一定看清楚。

还有一点就是“村干部推销”。为了谋取金钱,一些农资厂商会利用当地“村干部”的威信力,在他们村里推销各种农资,比如种子、肥料、农膜、农药等,其中许多是质量没有保证的产品,最终很多村干部也会陷入他们的陷阱中。看看,“村干部”推荐的产品,是不是也不一定就那么可靠。

漫谈|假种子“横行”市场花样翻新 需擦亮眼睛防“忽悠”

徐春晖:所以还是建议我们的农民朋友们,购买农资,特别是买种子时,一定要去正规的农资店或者找正规公司的种子经销商,尽量不要购买散装种子,要买有正规包装的,并注意检查包装有没有被拆的痕迹;同时,要留意包装袋或内标签上所列的品种名称、审定编号,经营许可证号、生产日期以及适种区域等等。

那么,选择种子到底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第一大原则是不要随大流,不能“人家种啥我种啥”。第二大原则是不要大规模的种植本地未种植过的品种。这个大家应该比较好理解,好种子要种在适合的地方才会高产,新的种子没在当地种植过,我们不知道它是否适应当地的环境,所以我们不要大规模种植当地未种植的品种。非要种的话,可以小规模试种。第三大原则是我们选择品种的时候,不要只选择产量高的品种,而是要选择产量稳的品种。第四大原则是千万不要认为高价位的品种就一定是好品种。其实,种子高产与否同价格高低没有必然联系。

针对每年春耕时节屡屡出现的假种子坑农害农事件,也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从生产源头抓起,不给他们上市的机会,如果发现有生产和售卖假种子的人,要重罚,并加入失信名单,让那些人知道造假的代价,当生产假种子的渐渐没有了,老百姓就不用担心购买到假种子了。

这真是:春耕购种进行时,农资乱象须警惕,遵循原则共治理,喜迎秋收丰收季。

漫谈|假种子“横行”市场花样翻新 需擦亮眼睛防“忽悠”

记者编辑:纪翔

统稿编辑:季盈盈

责任编辑:王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