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胸像)
续上集。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逝世后,举国哀悼,人们喻之为“民族魂”。
鲁迅先生逝世时,沈钧儒先生(参见《【带您游南湖】(53)沈钧儒纪念馆》)题写的“民族魂”——拍于上海“鲁迅纪念馆”。
-
绍兴鲁迅纪念馆在这“民族魂”三字的衬托下,安放了一尊神情兼备的鲁迅大理石胸像。
-
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纪念他,学习他(以下四张片子拍于上海“鲁迅纪念馆”)。

-
特感珍贵的是鲁迅先生的石膏面膜,陈列于上海“鲁迅纪念馆”。那是先生逝世当天,日本友人从他的遗容上翻制的,上面还粘结着先生的20根胡须和2根眉毛。

-
这是今天咱们还能见到的鲁迅先生身上遗留下来的仅存的原物。
时过八十年,还能在这里与鲁迅先生身上重要的、最具代表性的物件(胡须)近距离接触,难得可贵。下图没拍好,胡须看不清爽。

-
建国后,北京、上海、广州和绍兴等地相继建立鲁迅纪念(博物)馆,《鲁迅全集》多次再版。鲁迅著作被翻译成英、法、德、日、俄等50余种文字,远播世界各国。

-
感兴趣于纪念馆建造的鲁迅手迹墙——将鲁迅的手迹镌刻成石碑,嵌在墙面上。

-
陈列厅内还有鲁迅的手迹,均为耳熟能详的诗作。

-
许广平先生的手迹。

-
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藤野严九郎,鲁迅的恩师,为中日友好作过贡献。1983年,绍兴市与藤野严九郎的故乡芦原町结为友好城市。
-
自纪念馆楼上望鲁迅故居。
-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络上的有关文章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