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千百年来相传的智慧,都在劝人们越糊涂,越轻松,而不是越精明,越幸福。
现代的人,很多不快乐都是因为活得太清楚了,友情里有多少摩擦,爱情里有几本旧账,都刻在心里。觉得老祖宗的那份“糊涂劲儿”,已经落伍了。
但不是所有的事,都被人念念不忘。有可能你哪天提起一件“难忘”的事,对方其实一点印象都没有。记着的是你,纠结的也是你。
其实糊涂点,不仅是放过别人,更是放过自己。
三分醉
喝酒的时候,三分微醉的感觉最好。喝少了,会不尽兴;喝多了,对于人的身体和精神反而都没有好处。适当喝点小酒,让自己从乏味无趣的生活中暂时解脱出来,带着一点轻飘的感觉,翱翔在自由的思想世界,获得一点额外的愉悦,这是喝酒的艺术,也是一种不错的解压方式。
孔子年轻时曾经向老子请教做人的道理。老子告诉孔子:“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老子告诉年轻的孔子,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非常懂得内藏道德,而外表看起来好像是愚蠢迟钝。
不要什么都算计清楚,不要什么都看清楚。“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凡是看得太过清楚明白,反而不是好事。因此,生活中要学会守愚,糊涂,待人接物不妨带上三分醉。
人生要守愚,要糊涂,但也要把握一个度。三分醉,微微好。醉的多了,就成了真愚、真糊涂了。
七分饱
很多花不要浇水太勤,当叶子稍稍有些打蔫的时候再浇水更好。吃饭的时候,七分饱的满足感觉是最舒服的。孔子主张“食勿求饱”“节食安胃”。食勿求饱,节食安胃,微饿,才守得住健康。七分饱,三分饥,口中是意犹未尽的余香,腹中是恰到好处的满足。
人生也是一样,保持适度饥饿,是一种人生智慧,凡事都应该有“七分饱”的分寸。
老子说:“大成若缺。”《西游记》中孙悟空也说:天地本不全。曾国藩也一直用这个道理告诫自己,“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求缺斋”,以警示自己万事求缺,“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七分饱,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苛求圆满,凡事要留有余地。
便宜不可占尽,要学会分利给别人;话不可以说尽,事不可以做尽,要留下退路给自己。正如南宋士大夫王伯大《四留铭》里说: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
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
八分待人,刚刚好
在一个冬季,两只困倦的刺猬因为冷而拥抱在了一起。由于它们各自身上都长满了刺,紧挨在一块就会刺痛对方,反倒睡不安宁。因此,两只刺猬就离开了一段距离,可是又实在冷得难以忍受,因此就又抱在了一起。折腾了好几次,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既能够相互取暖又不会被扎。
这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距离效应”。这叫刺猬法则,也就是我们说的八分待人。朋友不必毫无保留,给彼此留有空间与距离,对人八分好,是最默契长久的友谊。有些人交朋友,总喜欢完全融入对方的生活中,他自己毫无保留,也要求别人毫无保留。这样的友情只会让人感到压抑窒息,最后甚至会有不欢而散的结果。亲人之间,八分好是要给彼此留出空间,适当的距离会让爱情亲情更加牢固;而对待陌生人,八分好则是最自我的保护。对人,尤其是对一般的朋友或者陌生人,不可以全抛一片心。
八分待人,八分好,是待人的智慧和分寸。
活得太聪明,未必是好事,未必就会开心。其实都说孩子的笑是最单纯的,不就是因为他们想的少,有一份快乐就享受一份快乐吗?
我们都讲究“茶倒七分满,且留三分做人情”,把它当作人生的大智慧。
话说七分满,且留三分看人情,
付出七分情,且留三分爱自己。
来自: 中人364 > 《为人处事(世)》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待人的智慧和分寸(深度好文)
待人的智慧和分寸(深度好文)中国人必备阅读宝库,涵盖人生哲学、职场智慧、教育经验、情感文学,每日奉上有思想深度的营养套餐。老子...
十五部国学经典,十五句至理名言
中华文化中,从来不缺经典古籍。其中凝聚着先哲们的智慧,从为人到处事,从治家到治学,莫不精当。当我们到了一定年纪时,回头再读这些...
人间老话儿:三分醉,七分饱,八分对人刚刚好
老子告诉孔子:“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老子告诉年轻的孔子,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非常懂得内藏道德,而外表看起来好像是愚蠢迟钝。人生要...
千金难买的金句
老子教训孔子: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孔子称赞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孔子又智又愚,时时变化的哲学(文言叫中庸之道)老子原来是上智,偏偏要做下愚。普通人孔子不学,老子学不...
老子的智慧告诉我们:世上有一条河淹死的人最多,那就是聪明河
老子的智慧告诉我们:世上有一条河淹死的人最多,那就是聪明河。庄子说:“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人只要知道自己愚和...
老子:人生三守,守愚、守静、守柔
老子:人生三守,守愚、守静、守柔。学习微讲堂 工作好助手。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学习微讲堂。滕首诗 摄。《道德经》是道家最重要的经...
阅读。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孔子自鲁远道而来见老子,有两个目的:一是到老子这里来印证学问,所以,他一见老子,就慷慨陈词,纵论古人;没...
3分醉,7分饱,待人8分刚刚好!(人生智慧)
(人生智慧)人生和吃饭一样,保持适度饥饿,是一种人生智慧,凡事都应该有“七分饱”的分寸。七分饱,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苛求圆满,月尚...
道德经详解之当糊涂时则糊涂
老子对众人的思想没有作出任何批判,他只是通过众人的思想来反衬自己的思想,有极其鲜明的对比效果。由“昏昏”、“闷闷”几个词,老子想说的是,当糊涂时则糊涂,“众人皆醒”之时,你不妨醉一回。庄...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