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祛湿的4个中成药】

 石门易卜 2019-02-28

湿气在中医范畴里是邪气的一种,也表示一种病理状态。
湿气主要是由脾运化和输布津液的功能失调,引起水湿、痰浊在体内蓄积停滞体内。
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均伤脾致湿。

1、寒性体质的特征

①喜欢热食物和热饮料。
②舌头带淡红色。
③脸色嘴唇比较苍白。
④畏风、畏冷、手脚经常冰凉,易伤风感冒。
湿寒症状—
舌头:舌质偏淡、舌苔偏白腻、舌体胖大、齿痕明显
小便:尿液清长无色
大便:大便粘,稀软不成形
出汗情况:不容易出汗、无体味
女性白带:清稀无水无味
全身:机体沉重,头重涨闷,起床时痰多,易浮肿,多粘汗,胸闷腹胀,冬天怕冷,手脚冰凉
面色:面色晦暗苍白、眼睑易浮肿

2、热性体质的特征

①喜欢喝冷饮或冰镇之类的食物。
②易长痘疹、脸红、眼睛有血丝。
经常口干舌燥、口臭、嘴破。
④容易烦躁不安、易失眠、脾气较坏。
湿热症状—
舌头:舌质偏红、舌苔偏黄腻、舌体偏瘦,齿痕不明显
小便:尿色偏黄
大便:大便软粘,或有便秘
出汗情况:容易出汗、有体味
女性白带:白带异味偏黄、质地黏稠
全身:全身粘渍不爽,手脚出汗,体味大,怕热
面色:易生粉刺、痤疮、青春痘

1、保和丸—祛湿消积
组成:山楂(焦),六神曲(炒),半夏(制),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炒),麦芽(炒)等
使用:这个药有点类似健脾丸的泻法加强版,适合吃的多,不消化的重症,食积停滞,肚子胀满,嗳腐吞酸,舌苔比较厚积,很多小朋友吃多了、不消化、发烧、食积,就是这个问题,这个药里大部分是下降的。

2、参苓白术丸—脾虚湿盛证
组成:人参、白术(麸炒)、茯苓、山药、薏苡仁(炒)、莲子、白扁豆(炒)、砂仁、桔梗、甘草等
使用:善治脾胃虚弱所致的食少便溏,及脾肺气虚所致的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特别没力气,身体疲劳没劲,吃的少,容易吃啥拉啥!就是一个字:虚!

3、附子理中丸—温脾胃、祛寒湿
组成: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等
使用:肤白虚胖,肚子怕冷,遇冷食冷即泻!

4、红.薏茯.湿·膏—滋补脾胃效果最好
白扁豆、鸡内金、淡竹叶、薏苡仁、茯苓、百合、藿香、莲子等24味名贵中药材
使用:湿气引起的口臭、精神不佳、头脚沉重、痘痘、便秘、虚胖等方面效果显著!

1、和中化湿汤—湿热脾虚者多吃
食材:木棉花15克,鸡蛋花15克,槐花15克,薏米15克,瘦肉50克,炒扁豆15克,陈皮或砂仁6克。
做法:所有材料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2、健脾祛湿汤—脾胃功能差者多吃
食材:淮山10克,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300克。
做法:所有材料放入,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