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灵隐寺内,悬挂了一副对联:“人生哪有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细观这则对联,内容虽然朴实无华,却饱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万事只求半称心”, 并不是没有追求、没有目标的表现,也不是消极无奈、暮气沉沉,更不是玩世不恭、庸碌无为,而是一种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心灵状态。 为人处世,如果能经常做到摒弃浮躁心态、排除外物干扰、清除私心杂念,潜下心来钻研,那更有可能在平淡的生活和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起的业绩。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生在世,必然会遭遇到这样或是那样不如意的事:有人事业无成,碌碌一生;有人仕途不顺,怀才不遇;有人家庭失和,妻顽子劣……可以说,人生正是由这诸多不如意构成的。 正如智者所言:“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获得了金钱未必能拥有快乐;拥有快乐又未必能享受到健康,即便是拥有健康,也未必一切如愿以偿。”这段话恐怕也是对“半称心”状态的另一种概括与总结。 在古人看来,假如硬要追求“万事如意”“十全十美”的状态,不仅是难以达到的,而且可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人生不易,生活不易,让我们珍惜拥有,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以求通达明智、沉浮自如。 人生的路上,固守淡泊,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做世间功利的奴隶,不为凡尘中各种搅扰、牵累、烦恼所左右,使自已的人生不断得以升华。 不去强求完美,做真实的自我,让人性回归到本真的状态;不苛求自己,不委屈自己,努力不懈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快乐就在身边。 万事只求半称心,这不是玩世,这是求是。追求“半称心”的生活,不是无奈和消极,而是一种豁达和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