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凝血机制相关检查

 ydqjk883 2019-02-28

凝血机制的检查    

2007-05-23 18:27:15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PT是血检前状态、DIC及肝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作为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也是临床口服抗凝治疗剂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延长见于:

      a、广泛而严重的肝脏实质性损伤,主要由于凝血酶原及有关各凝血因子生成障碍。

      bVitK不足,合成Ⅱ、Ⅶ、Ⅸ、Ⅹ因子均需VitK。当VitK不足时生成减少而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亦见于阻塞性黄疸。

      c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因广泛微血管血栓而消耗大量凝血因子。

      d、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抗凝治疗。

     缩短见于:

        血液呈高凝状态时、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心梗、脑血栓形成

2、凝血酶时间(TT

    延长见于:

       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增多、AT-Ⅲ 活性增高、纤维蛋白原量和质异常

3、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

     反映血浆中凝血因子Ⅷ、Ⅸ、Ⅺ、Ⅻ水平,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常用APTT对肝素抗凝治疗进行监控。

     延长见于:

            a、凝血因子Ⅷ、Ⅸ、Ⅺ、Ⅻ缺乏

            b、凝血因子Ⅱ、Ⅴ、Ⅹ及纤维蛋白原减少

            c、有肝素等抗凝物质存在

            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多

eDIC

D-二聚体(D-Dimer)测定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只有在血栓形成后才会在血浆中增高,所以它是诊断血栓形成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D-二聚体在原发性纤溶症亢进则显著增高,是二者鉴别的重要指标。增高见于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DIC继发性纤溶亢进等疾病

4、血浆纤维蛋白原(Fib1)凝血酶原时间(PT):是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的指标。正常值为11-14秒。PT缩短见于先天性因子V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PT延长见于先天性因子 Ⅱ、Ⅴ、Ⅵ、Ⅹ缺乏症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获得性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维生素K缺乏症、肝脏疾病、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口服抗凝剂、肝素和 FDP等。
  (2)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功能的指标。正常值为35-46秒。KPTT缩短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KPTT延长见于内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水平降低或缺乏、纤溶活性增强和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
  (3)凝血酶时间(TT):反映血浆内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血浆中肝素样物质的多少。前者增多和后者减少时TT缩短,否则延长。正常值为14-18秒。
  (4)纤维蛋白原(Fg):是参加止血、血栓形成的主要物质,纤维蛋白凝块又是血栓的主体。由于其分子量比较大,且易在血液中形成网状结构,所以又与血浆粘度有密切关系。正常值为2- 4g/L。Fg增高时血液粘度增大,产生血栓的可能性也加大,在动脉壁受损和动脉粥样硬化(AS)时,Fg可在其表在上沉积。Fg是血栓性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

血管壁和血“宓募觳猓

毛细血管抵抗力实验:异常见于各型紫癜,原发或继发血“寮跎僦ⅲ秆茉龆嘀ⅲ苄匝巡

血“寮剖杭跎偌谠僬希锢砘鹕耍患毙园籽。辉⑿匝“寮跎傩宰像埃琒LE,恶心淋巴瘤以及血“宸植家斐

凝血好抗凝血检测:

APTT(火花部分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内源性凝血因子的缺乏(12,11,9,8,10,2尤其是8,9,11);是监测肝素和诊断狼疮抗凝药的常用试剂

PT(血浆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各种外源性凝血因子的缺乏(1.2,5,7,10),如严重肝病,Vit k缺乏,纤溶亢进,DIC

纤溶活性检测:

TT(血浆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低纤维蛋白血症;血中FDP升高;有外源性抗凝物质的存在

3P实验(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见于DIC的中晚期;继发性纤溶。本试验和DD(D-二聚体)是用来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的试验之一

血浆纤维蛋白(原)讲解产物测定:见于原发性纤溶,DIC,恶心肿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肺梗死,深部静脉血栓的形成,肾脏肝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增高:烧伤、糖尿病、急性感染、急性肺结核、癌肿、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妊娠、肺炎、胆囊炎、心包炎、败血症、肾病综合症、尿毒症、急性心肌梗塞后

       减少: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异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严重肝脏疾病

一、一期止血缺陷的筛选试验

1、出血时间

2、毛细血管抵抗力实验:异常见于各型紫癜,原发或继发血“寮跎僦ⅲ秆茉龆嘀ⅲ苄匝巡

3、血“寮剖杭跎偌谠僬希锢砘鹕耍患毙园籽。辉⑿匝“寮跎傩宰像埃琒LE,恶心淋巴瘤以及血“宸植家斐

4、血块收缩试验

二、二期止血缺陷的筛选试验

1、凝血酶原时间(PT):是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的指标。正常值为11-14秒。 PT缩短见于先天性因子V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PT延长见于先天性因子Ⅱ、Ⅴ、Ⅵ、Ⅹ缺乏症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获得性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维生素K缺乏症、肝脏疾病、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口服抗凝剂、肝素和FDP等。
2、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功能的指标。正常值为35-46秒。KPTT缩短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KPTT延长见于内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水平降低或缺乏、纤溶活性增强和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
3、凝血酶时间(TT):反映血浆内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血浆中肝素样物质的多少。前者增多和后者减少时TT缩短,否则延长。正常值为14-18秒。
4、纤维蛋白原(Fg):是参加止血、血栓形成的主要物质,纤维蛋白凝块又是血栓的主体。由于其分子量比较大,且易在血液中形成网状结构,所以又与血浆粘度有密切关系。正常值为2- 4g/L。Fg增高时血液粘度增大,产生血栓的可能性也加大,在动脉壁受损和动脉粥样硬化(AS)时,Fg可在其表在上沉积。Fg是血栓性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

三、 D-二聚体(D-Dimer)测定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只有在血栓形成后才会在血浆中增高,所以它是诊断血栓形成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于heimei三楼的帖子

 “D-二聚体在‘原发性纤溶症’亢进则显著增高”,似乎有笔误……

D-二聚体在继发性纤溶时阳性或增高,而在原发性纤溶时不增高,是鉴别二者的重要指标。

另:原发性纤溶亢进症是由于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多导致纤溶酶活性增强,后者降解血浆纤维蛋白原和多种凝血因子,使它们的血浆水平及其活性降低。常见于胰腺手术和恶性肿瘤等。

也就是说原发性纤溶亢进症时并没有血栓的形成吧。

好评,获得1个金币奖励 D-二聚体为纤维蛋白降解后的特异性产物,测定血浆D-二聚体可以判断纤维蛋白是否已经生成,从而为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症提供重要依据:

   原发性纤溶亢进症时,纤维蛋白原在没有大量转化成纤维蛋白之前即被降解,D-二聚体为阴性或不升高

    继发性纤溶亢进症,如血栓性疾病、DIC等,由于疾病前期凝血机制增强,纤维蛋白大量生成,继而引起纤溶亢进,因此D—二聚体阳性或显著升高

 D-二聚体为纤维蛋白降解后的特异性产物,测定血浆D-二聚体可以判断纤维蛋白是否已经生成,从而为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症提供重要依据:

   原发性纤溶亢进症时,纤维蛋白原在没有大量转化成纤维蛋白之前即被降解,D-二聚体为阴性或不升高

    继发性纤溶亢进症,如血栓性疾病、DIC等,由于疾病前期凝血机制增强,纤维蛋白大量生成,继而引起纤溶亢进,因此D—二聚体阳性或显著升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