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等你发现时间是贼,它早已偷光了你的选择

 锦瑟华年书与度 2019-02-28


大家好,我是苏金刚,金刚小姐姐哦。这是我的笔名,为什么要叫这么个名字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我很想和大家扯皮一下的,但是我只有十分钟,这么短的时间,我到底是多吹吹牛给自己涨点粉还是规矩的把我无聊的演讲讲完呢?这是一个挺两难的问题。我今天就是来讲两难的。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陷入这样那样两难的情景中。


比如干了好久的公司,想辞职去创业了。但又舍不得这份稳定,或者害怕创业会失败。


比如在婚姻里各种憋屈了,想离婚重寻自我,又怕离婚对孩子造成伤害之类的。


两难困境让人绝望,但它也说明我们的做法出了问题。


我们走进了一个错误的“局”中。不论更加用力前进,还是投降放弃,都是糟糕的。


在这个“局”中,即便选择了,也埋着很深的那种“不得不”的无奈。


都透着人生无奈的酸楚味道。


李宗盛有首歌唱的很扎心:


“想得却不可得,你奈人生何该舍的舍不得,只顾着跟往事瞎扯,等你发现时间是贼了,它早已偷光了你的选择。


我听的是特别有感触的,因为我经常就是陷入这种两难的无奈境地里。


这也是我之所以成为一个半吊子的修行爱好者的缘由。因为总是被围困,所以才热衷追求解脱,内在的自由。



1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两难的时候?我默认你们很多人点头举手哈。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总是有这种两难的困境呢?Why?!


当然,要说理由,是有很多的。但是我今天就挑两个对我个人而言比较扎心的点来谈谈。


首先,卡住,无法选择的状态。大家体会一下,一定是在他心里的天枰上,两个选项的砝码太相近了。就是分不出明显的高下。如果是1:9,也就无须纠结了对吧。


你问他,离婚和不离婚的好处坏处分别都有什么,写出来比较一下。他一定写出来条数是差不多的。


对他来说,最关键的是,离婚和不离婚,不辞职和辞职的坏处是相当的。


克莱因的分裂位相和抑郁位相的理论,就是说,处于分裂位的时候,他心里就有一个绝对好的乳房,和一个绝对坏的乳房。他无法整合。那么,如果总期待有一个完美的乳房,不管怎么选择都觉得不够完美。换成老百姓的大白话,就是很简单的一句话:只要好的,不要坏的。


抑郁位是什么,就是他明白了,好乳房和坏乳房是交替并存的。并不存在完全绝对好的乳房。这个真相的确会让人有些伤感的。但同时也是人格成长的标志。


所以,如果一直处于分裂,无法整合。那么就会一直想要一个最完美的选择。离婚或不离婚,辞职或不辞职,都有缺漏,都有坏处。所以我选不了,我要选那个完美的,没坏处的选择。但是没有嘛。那就卡在这里了。


我的好友包俊君讲了一句名言:“痛苦来自于永无休止的期待和拒绝哀悼。”


换个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你创造选择的时候,用的是盈利模式,都是以自己的需求点,渴望的好处出发。


当要你选择的时候,用的就是亏损思维:不管怎么选,好像都不够好,不够完美,都有所亏损。我只想所有好处都占,什么都想要。


这么贪心的人有没有?不要举手啦,我就默认很多人举手了。

我举个双手。



2


那接着说第二个点,算是今晚的重点!走神的可以回来了。


“卡住”实际上是个伪命题。到底是谁让你“不得不”的?


这个问题问出来,就必然是要还责于民。


你自己把自己安置在了这个位置上,苦兮兮的为了啥?


粗浅来看,第一层是规避承担选择后的责任。


前面我们讲了,任何选择都会有坏处,有损失,有取舍。那么不管怎么选都需要面对舍的部分,一些糟糕的部分。那么卡住,就可以避免承担任何一种选择带来的后果和责任。这是相对比较现实层面的一些责任了。


那再往下探究,就是规避承担自我的责任。


让自己卡住,目的是让自己处在无可奈何的牺牲者的位置上。


把自己置身于某种固定的,不可改变的,相互矛盾的的状态里。


潜台词是,你看,我父母这么糟糕,我不得不去对抗她;我老婆出轨了,我不得不考虑离婚;我在公司干了那么久也没有奔头了,不得不考虑辞职啊。


总之,你们啥都别说,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困难。我是没办法,被逼的。


只能怪这个世界,怪命运,自己命不好。


深入来看,这种卡住的痛苦,还有更多的获益。


用遭受痛苦的方式,把自己放在一个不得不的无奈的困境里,这是一种无法支配自己生活,是一种善和恶都统统来自外界,个人完全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感觉。


这种感觉,似乎是源于内心深层的一种软弱感。


这种软弱感表现在对待自我,对待他人,以及对待命运的总体态度。


但其实内心充满了蓄积起来的憎恨和不满。


即便会有一些公开表现出来的谴责,往往也不足以释放所有郁积在心里的仇恨和不满。


但是,这种软弱感是否是一个事实呢?


这种被奴役的感觉可能是成为一种防御手段以避免了要去奴役他人的冲动。


同时又是对他人不被自己支配的一种谴责。



3


再想得细致一点,这种卡住的状态,源自于自己内在的冲突。我们说到的离婚不离婚,辞职不辞职,这些都是内在冲突的一种表象。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内在冲突呢?


就是,他们既倾向于服从他人的意志,但同时又坚持认为世界应该来适应自己。


既感到自己受奴役,同时又坚持认为他支配他人才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既希望自己受他人的照料,同时又不仅坚持自己完全自足,而且事实上坚持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


既企图同时无所不是,又一无所是。


显然,这种冲突,是绝对没有一种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可以用来调和这种对立的极端。


特别是在两种追求都如此强烈的时候。



4


接下来重点中的重点来啦,那怎么破?


首先,我先讲一句重要的废话。


真的很重要的哦!


就是:卡住是可以的。焦虑自己卡住,也是可以的。想摆脱这种卡住是可以的,摆脱不了也是可以的。


真的很废话,但是明确这个态度也真的很重要的。


接着,我们再来谈谈我们还能有些什么洞见。


● 第一层境界,就是存在主义里的主张。


我选择我承担,我承担我自由。


勇敢的去承担一个结果。打破死循环,不再在原来的轨道上较劲死磕。


● 第二层境界,无为。


周梦蝶说:我选择,不选择。当然,这个不选择,不是我们之前那种不能自主的卡住的状态。那是被动的,现在这个不选择,是主动的。


被动的时候,我们是很焦虑的,你内心是一直催促自己的,到底要离还是不离,辞还是不辞。但如果自己没有力量做出选择的时候,就先暂停一会。呆在这个卡住的位置上,让等待飞一会。耐受一下,体会一下这个焦虑,这个困境。相信潜意识的智慧,让系统自发的做出推进。学会放松,事物有它自己存在的理由,不如静观其变。


各位,真正的无为之为,是躺赢。


● 第三层境界,也是最高法门,葵花宝典要自宫。


就是把二元对立的,这样一个不是左就是右,不是好就是坏,不是取就是舍的平面维度,割掉。


升维,把我们从对立的困境中看见更立体的图景。


不管是后现代还是佛法,都是说构建。万物唯心造。你构建了这样的一个牢笼,我们无法看见困境的缘起。你是如何走到卡在离婚不离婚,辞职不辞职里的?


我听一个老师说过这么一个例子:


一个看起来是足球裁判的人自己在跑来跑去的奔忙,好像一个神经病。但当被隐藏的场景一点点呈现,才发现他在做的事情非常正常,而且做的非常棒。


看不到全局的时候,会是很狭隘和可笑的判断。正如冰山理论里,露出来的冰山一角,没有看到下面整个大系统的运作。


多了一个维度,你的世界就更大了。疆土就扩展了。其实就是所谓的更圆满了嘛。


这时候,就算同样又置身于不如意中,也不是不可承受的,毁灭性的了。它甚至是拥有建设性的。


有很多问题,其实没有人能给你答案,就算有答案,也没有用。


每个人都自带一个你自己构建的世界,而你,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如果你能自己跟自己玩的开心,你就有快乐的源头,外界的东西都会变得轻巧很多,轻盈很多了。


最后,我想说:


卡住的状态确实让人很焦灼,但这个背后,我们可以发现这个状态的价值,我们可以尝试去问自己,我们为什么会卡住,卡住之后如何面对,去感受卡住背后的宏大叙事,甚至波澜壮阔的因缘际会,我们也许可以洞见更深,更广阔的视野。


祝各位卡住愉快!


谢谢大家!



上周,一束光书房独家首发了《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作者左灯的经历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当一个人看书时,ta会觉得距离作者很远。而我们希望能让作者与读者有一次近距离的互动。


今日20:00,我们会组织一次线上活动,主题为:“抑郁,我们共同的秘密”(以语音的方式进行互动)。


邀请《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的作者左灯与我们共同度过这个夜晚。以一个亲身经历过“抑郁症”的人,来为我们分享一下“抑郁”是如何扰乱她的生活,她是如何看待抑郁,如何走出抑郁?


扫码进入直播间(限时免费)






推 荐 阅 读

609802909@qq.com

猛 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