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步兵们最惧怕的武器 宁可被一枪爆头也不愿被它击中

 铁血老枪 2019-02-28

崎峻军史

自古以来,人类对火焰就心怀恐惧,传说中口吐火焰的火龙也常常让人联想到灾害,在人们尚未真正了解火焰之前,它给人的印象是残暴的。

据说人类史上最早的火焰喷射器是中世纪拜占庭帝国的“希腊火”,其给对手产生了强烈的精神上的威慑力,比起直接的伤害,给对方造成恐慌的效果更大。之后,受到火焰喷射现象、希腊火等的启发,又出现了几种喷射火焰的发明和构想,但由于当时匮乏的化学知识和无从获得高密性容器,直至20世纪都没有作为兵器登场的具体且实用的火焰喷射器。

1900年,德国一位名叫理查德·费德勒的(Richard Fiedler)工程师向德军提出一种火焰喷射器的想法,为了确定该想法是否具有可行性,1901年,德军为此展开一系列的试验。费德勒当初提出的火焰喷射器有大小两种,但外形都是类似牛奶罐那样的筒形,内部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为以石油为主体的燃烧剂瓶,下半部是压缩空气瓶,通过按下燃料筒上的节流阀手柄时,压缩空气将液体燃烧剂喷射出去,这时,装在喷嘴的点火装置将液体燃烧剂点燃。

经过试验,此火焰喷射器在约20~40秒之间喷射出伴随浓烟的猛烈火焰,给军方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不过,此火焰喷射器的射程仅20~40米,而且由于点火装置是棉花火药和石蜡的混合物,每次发射都必须换新的(当然,燃料和燃气也必须补充),成了“一次性武器”,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此火焰喷射器的改进相当棘手,直到1911年才正式装备部队,但第二年德军就已编成一个由12个连构成的火焰喷射器团,足见德军对此兵器的重视程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也是火焰喷射器第一次出现在实战上。大战爆发的1914年10月上旬,在阿尔贡一线,德军投入火焰喷射器部队进攻法军的堑壕阵地,这是史上第一次有火焰喷射器部队投入实战的例子,不过当时并没有创下什么值得一提的战果。究其原因,天气恶劣、侦察不足、技术问题是主要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部队对火焰喷射器的运用缺乏经验。1915年凡尔登战役时,德军再次投入火焰喷射器部队,但仍然没有获得所期待的战果,直到当年7月的富热尔战役才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战果。

这次成功令德军自信高涨,更热衷于使用火焰喷射器直到一战结束。至于英法军,至少在一战当时对火焰喷射器持怀疑的态度,即使讨论了研发也就试制品展开了试验,但整个一战都没有正式使用这种武器。一战结束后,含英法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研制火焰喷射器,和炸药、地雷等一样成为工兵的标准装备。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火焰喷射器出现在所有战区,德美两国更是积极且大范围使用。例如,德军的一个工兵中队就配备3~6台火焰喷射器,通常在攻击时以相互支援下的方式进行。相比一战,德军对火焰喷射器的运用更合理也更成熟。

虽然运用方面有了大进步,但火焰喷射器自身的构造除了部分改进以外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如将压缩空气瓶与燃烧剂瓶分开,改良点火装置及燃烧剂等,好在实用性有了大幅提高。火焰喷射器的种类也有些改变,除了士兵个人使用的小型喷射器以及置于台车上由多名士兵操作的中、大型喷射器以外,还增加了固定于阵地用于防御的喷射器。相比小型喷射器,中、大型的在射程、喷射次数及喷射时间都更胜一畴,唯独欠缺机动性,出于这个原因,二战时,出现了专门搭载中、大型火焰喷射器的特殊车辆,使之发挥出应有的威力。无论是哪一种型号,火焰喷射器都是由燃烧剂、压缩空气、点火装置构成。大半小型喷射器的燃烧剂与压缩空气采用分装方式,行动时需要背上两到三个圆筒。而中、大型、固定型、车载型喷射器的燃烧剂及压缩空气的圆筒多为一体化,或者一齐装入一个套筒中。

火焰喷射器的燃料以石油为主要成分,并不是单纯的液体状态而是胶体状,好处是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喷射时不会飞散到周围,形成相当大的直线喷射焰体。而且,在喷射到坚固的墙体及天花板时,火焰能向其他方向反射过去。

喷射燃烧剂的压缩气体分为可燃性气体和不可燃气体,据说有些也直接使用高压空气。关于点火装置也有几种改型,有些相对简单,即燃料碰到安装在喷嘴附近的电热线即可点火。不过采用这种方式的话,燃料喷射速度过激,或者在周围气温过低的场合下点不起火,为此,军工部门考虑改用火药信管取代原来的氢打火信管等的点火方式。利用电热线的上述方式能够保证点火的高成功率,而且也可以事先将燃烧剂撒到目标之后再喷射火焰。二战之后,这种利用电热线的点火方式成为主流。

火焰喷射器虽然只有等同手枪的射程,而且发射次数少,但是威力极强的武器,特别是在阵地战和巷战时,简直是工兵的杀手锏。首先,火焰喷射器能在大范围内造成致命损伤,然后通过燃烧目标附近的可燃物还可造成二次伤害。而且,对堡垒、洞穴阵地等密闭空间使用火焰喷射器,会给密闭的空间造成氧气不足以及产生有害的浓烟,使其中的人员窒息,然而对于防御的一方来说,却难有有效的对策,是一种相当棘手的武器。

其实,火焰喷射器还是一种难以操作的兵器,尤其要注意风向,不然喷射出去的火焰极有可能会伤及射手或其附近的战友。在德国一些国家,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伤害,给使用火焰喷射器的士兵准备了橡胶制的特殊防护服,但此防护服厚重又不透气,穿上之后闷热又不便于行动,据说很少使用。

总之,对付火焰喷射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禁止其接近,必须先发制人,率先攻击。虽然火焰喷射器有严密的保护,可一旦击中其油箱使之爆炸的话,别说操作兵,就连附近的将士也难逃一劫。据说为了对付火焰喷射器,常常会挑出最勇敢的士兵组成特别攻击小队组织攻击,而且因为火焰喷射器的残酷成为招致憎恶的对象,一些车载火焰喷射器的乘员即使表示投降也常常会被杀死。无论如何,火焰喷射器给人的印象深刻,在电影等众多娱乐作品中也常常能看到它的身影,但它的其中一种伤害方式是将活人活活烧死,从某个角度来说非人性,最能体现近代武器的残酷性。

图注:

步兵们最惧怕的武器 宁可被一枪爆头也不愿被它击中

1、德军工兵正用Fmw35火焰喷射器攻击碉堡。除了操作火焰喷射器的射手以外,共同行动的还有兼护卫的士兵。

步兵们最惧怕的武器 宁可被一枪爆头也不愿被它击中

2、德军装甲兵运输车Sd.Kfz.251搭载火焰喷射器的Sd.Kfz.251/16。喷射器装备在车体的左右。图中的士兵戴着防护面具。

步兵们最惧怕的武器 宁可被一枪爆头也不愿被它击中

3、从射手的角度看到的Sd.Kfz.251/16的火焰喷射器的喷射效果。此火焰喷射器备有防盾,比起直接使用喷射器,安全性有所提高。

步兵们最惧怕的武器 宁可被一枪爆头也不愿被它击中

4、图注在图内。

步兵们最惧怕的武器 宁可被一枪爆头也不愿被它击中

5、美军以M4中型坦克改造的喷火坦克。此喷火坦克成了攻克防卫日本岛屿的日军防备队的大杀器。

步兵们最惧怕的武器 宁可被一枪爆头也不愿被它击中

6、图为英军丘吉尔“鳄鱼”喷火坦克,备有压缩氮气罐,火焰射程达80米。75毫米炮也可使用,是一款性能优良的喷火坦克。

步兵们最惧怕的武器 宁可被一枪爆头也不愿被它击中

7、德军的三号喷火坦克。看起来像炮的是喷射装置,此外的武器只有车载机枪。油箱在车内,每次喷射2~3秒的话,最多可喷射80次左右。

步兵们最惧怕的武器 宁可被一枪爆头也不愿被它击中

8、改自德军二号D型轻型坦克的喷火坦克,点火时先从车体前方两侧的喷射装置喷射出燃料之后再点火。

步兵们最惧怕的武器 宁可被一枪爆头也不愿被它击中

9、意大利CV33喷火坦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