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看就会一拍就废,拍照的人眼高手低正常吗?

 sunzhh223 2019-02-28

昨天狼族摄影群里讨论一个问题:“对摄影技术很精通,一看别人作品就懂怎么拍的,但自己始终拍不出好的照片,原因在哪里?”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一看就会,一拍就废。

很多人都这样的共鸣,到底原因在哪里?下面一些分享供参考。

感觉自己能拍,并不是真能拍

现在是图形化时代,大家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图片信息。看得多,眼界自然高。对于摄影来说,眼高手底是好事。眼界高说明你的审美能力强,同时悟性也就高。

感觉自己能拍,并不是自己就真能拍得出来。比如一张好的照片是由很多因素组成的,比如,时间刚好;同一个地方,拍摄者反复去了很多次;作者的后期技术……

作者@赵智珠

关于照片背后的故事,作为观赏者的你并不是很了解。你只是从你看到的照片来分析,这个拍摄不难、这没什么吧、这很普通嘛……如果你要去复制拍摄一张,才会发现,原来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对于很多杠精来说,往往觉得自己能做到,看到的只是别人的缺点。这时眼高就变成自负了,看不到别人的优点,自己也就关上了学习进步的大门。

对于摄影来说,需要不是眼睛长在天上,而是要学会谦虚,眼睛要会看作品。如果你带着学习的心态去看待别人的照片,就会有很快的进步。

比如:这张照片构图很好,对我有启发。

这张作品光用得特别棒,拍摄时他原来是这么思考的……

这张作品的拍摄角度很独特,视角线很巧妙,如果我来拍,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慢门技术都会用,但在什么地方用会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快门速度用多长才能恰到好处?看看好的作品,自己可以去分析,自己下一次是否也能用得这么好?

每天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好的作品,电梯里的广告、街边的路牌等都可以是学习的地方。如果看到别人的不足,想想如果我拍我会怎样改进……

总没有进步,最大的可能是“懒!”

经常有人说,拍照太难学了,教程看了不少,课也听了很多。但就是没长进,是不是自己不适合摄影?

如果你问他拍了多少照片,他说出来可能吓你一跳。“有几千张了吧?怎么还没感觉?”这个数量对职业摄影师来说,可能就是一天的快门数。快门数量的多少并不是唯一衡量你作品好坏的标准,但一定与你作品质量成正比。

像这样一天2万次快门有点夸张,但如果你的拍摄到一定的数量,你的手感和意识自然会提高。

有的人,很会给自己找借口。觉得出好片要看天时地利人和,下雨天不拍、阴天不拍、景色不好不拍……

按照他的标准,一些地方(比如雾都重庆),一个冬天可能都没有两天太阳,春天雨水多、秋天景不好、夏天太热。一年下来适合拍照的可能只有不到10天。而这10多天的时间里,正好自己又忙。所以相机一直躺在防潮箱里(这点做得很好,相机久了不用要出故障的)。

以上的情况并不是瞎说,在老狼身边这样的人很多。拿出相机跟刚买的相机一样新。还遇到很多相机因放久了,生霉出问题的案例(南方很常见)。

有的人喜好看书,不喜好实践。学摄影不去实践很难有进步。多拍多思考是进步最好的捷径。阻碍你进步最大的就是一个字,“懒!”。

如果你一年能把快门干到5万次以上,如果说还没有摄影的感觉,那或许就是真的没有感觉了。不要只拍了几百几千次快门就叹气找不到摄影的感觉。

没有了新鲜感,看什么都觉得很“老法师”

现在玩摄影的人太多,周末上个公园看拿相机的人比游客还多。一遇到好天气随处都能看到拿相机的人。常有人说,“老法师”太恐怖!感觉没什么可拍的了,什么都被他们拍过了。

每年到春天都是花花草草的,还有什么劲?这是对拍摄的题材产生了质疑。我觉得这个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是因为拍得人太多了,就让自己没有了新鲜感?别人都拍过了自己不想重复?这些都不是理由。

作者@李晓峰

看惯的常规的拍法,你可以试试一些创新的拍法,把光影、技法、器材都用到极致,你拍任何题材都是新鲜的。

对摄影来说,激发新鲜感的动力是,这次一定比上次拍得好,他们拍过的,我能拍得更好。花花草草有千万种拍法,我为何要跟他们拍得一样?对于自己都没有好好拍过花花草草的人来说,就别质疑“老法师”了,他们的一些经验技法还真值得虚心学习。只有钻进去了,才能乐在其中,也只有那些一直在门外的才笑话别人。

器材不够好,难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在摄影圈有个很不好的风气,就是喜好比拼器材。拿牛头的看不上拿狗头的,就连三脚架、摄影包都要分个三六九等。在摄影这件事上,以器材看人往往都是错的。

有的人,你以为是王者结果是青铜,有的你看上去是青铜,结果是王者。现在不差钱的摄影新手还是很多,有了厉害的器材或许能让你迅速找到摄影的感觉,但也会给你一个误区。以为拍出的效果好就是好照片,其实相差很远。摄影包含的东西很多,不仅仅是拍摄效果。

如果在摄影上没有积累,开始使用好器材带来得炫丽效果,可能会成为你进步的绊脚石。相反器材不好靠技术来弥补,在拍摄时我们更加注意,严格要求自己,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当你技术进步了,再换好器材,你对器材的认识更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