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木香草堂 2019-02-28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拍于各处纪念地的李叔同弘一法师画像、塑像)

思泉到达天津时,刘培宇老师还在自重庆返回天津的火车上。直到思泉游览蓟县两天半返回天津后才见到面。

刘培宇老师的引领下,首先游览了“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思泉有幸走过不少李叔同(弘一法师)的纪念地,也拍了一些片子,有的发过博文,有的还“窖藏”于个人电脑的硬盘内。趁此机会,简单地归纳一下,天津的“李叔同故居纪念馆”的介绍放到下一集,本集算是借题发挥吧!

 

李叔同(1880~1942年),出家后法号弘一,原籍浙江平湖,光绪六年(1880年)生于天津。

     他是中国著名的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同时也是享誉海内外的佛教高僧。

他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音乐家、教育家、书法家、画家、僧人。

1918年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法名演音。常居厦门南普陀及泉州承天、开元等寺。

1942年圆寂于福建泉州。

他的祖籍浙江平湖(属嘉兴市)的东湖畔,建有“叔同公园”,园内有“李叔同纪念馆”。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

“李叔同纪念馆”整座建筑犹如一朵洁白、高雅的莲花,绽放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

李叔同不但自己在音乐戏剧绘画书法诗词等艺术文化领域中都有较高的建树,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

“叔同公园”内竖李叔同和他的弟子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四人铜像。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左起,依次为丰子恺、刘质平、李叔同和潘天寿)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

    纪念馆设有七个陈列室和一个能展示上百件书画作品的环型展厅。中间是一尊用汉白玉石雕琢的李叔同塑像,风格独具,很有创意。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

    顶部灰尘太大,没及时清理,影响观赏的效果。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

陈列室通过李叔同各个时期的生活照片和历史资料的运用,从书画篆刻、音乐、戏剧、诗词、教育、佛学成就及社会影响等方面,展示李叔同卓而不凡的人生轨迹,展现出李叔同从世俗到佛门的心路历程,供世人瞻仰、缅怀和学习、研究。——各个纪念馆陈列的内容大同小异,不赘。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

李叔同出家的杭州虎跑,也建有“李叔同弘一法师纪念馆”。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

有一尊李叔同的立像。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

纪念馆内同样用各类展品介绍了李叔同的生平事迹、出家史,以及他的艺术成就、佛学造诣等。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

顺便提及,李叔同存世的油画作品非常稀少,特别珍贵的是这两件:一件是《自画像》,一直收藏在东京艺术大学。各座纪念馆的陈列中,都出现过它的复制件(抑或照片)。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另一件就是下面这幅《半裸女像》,之前有很多杂志、美术史著述及李叔同的传记中都刊登过它的图片,多年来却无人知道原作究竟在哪里?直至2011年(离其创作时间已经过去半个世纪),这件旧油画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库房清理民国时期藏品时被偶然发现,为此曾轰动一时。——有点离题了。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李叔同皈依佛教后常居的厦门、泉州等地都建有他的纪念馆(室、园)。

厦门日光岩下的“弘一法师纪念园”(参见《五上鼓浪屿(10)——日光岩寺与弘一法》)。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最后14年生活在福建泉州。

    泉州开元寺尊胜院内建有“弘一法师纪念馆”(参见《泉州游(6)开元寺——郭老留墨颂刺桐》),2010思泉去时尚未正式开馆。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

1942年10月13日晚8时,弘一法师安详西逝,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

    圆寂后遵佛教仪式火化,灵骨舍利子被分成两份。

在泉州清源山弥陀岩,兴建了一座“弘一大师之塔”,塔内安放法师的一半舍利子(参见《泉州游(13)清源山——弘一与闽最有缘》)。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

法师生前最后的墨宝“悲欢交集”镌刻于塔侧的石崖上,其它纪念地也常见这四字。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

1954年,弘一法师的弟子丰子恺从福建请来法师的另一半舍利子灵骨,葬于杭州虎跑,并为弘一法师建立了座舍利塔,满山的翠竹与其相伴。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

塔侧建“仰止亭”一座。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

石构,歇山顶。亭子体量不大,朴素大方。站在亭前,令人心生宁静空灵高山仰止之感。


天津杂记(五,李叔同纪念地统览)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