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节奏地活着

 文苑折枝 2019-02-28

   雨,雨、天天天雨,滴滴春雨,整个孟春就是这样慢節奏地下著,雨挹梔子,雨飾老屋、雨沐田野,雨朦竹鄉……

雨水後,幾乎全是雨。地裏的油菜抽苗長莖,東倒西歪了。今天間或有陰,我扛起鋤頭,想給地裏的油菜培土上行防倒,可剛邁步,膝關節痛起來。

母親見狀,說:“去醫院看看,總忙個不停,春天濕氣重,准是關節出毛病了。”

“你那裏不舒服?多久了?”醫生問診後,還問。你今年多大?

我答:“膝關節,今天早上,68。”

“先拍張片吧!”

“啊!是退行性骨膜炎。就是那因盛年太勞累,損傷太大,到年紀大了,就顯出來了”他開了些許藥,勸我說:“少爬樓,少活動,走路要慢點,行動要慢點。”

“天哪!‘生命不是在於運動’嗎?醫生一點不知道我的底細!”心裏嘀咕,“我是個大忙人啊,退休之後還在省城當打工先生,一個人同時兼幾份事兒,夜以繼日,倒不覺得什麼累的。只是後來母親要我陪陪她,才一個急轉身,回老家奉養來了。母親快九十了,常在地上走,吃喝拉撒都能自理,甚至能幫著燒水、做飯、炒菜,幾乎不要我護理,她如此硬朗不是源於動嗎?”

打從回家奉養老母以後,其實母親不需要我做什麼。兩三年裏,母親幫著,我一直忙乎:將老屋翻新,將屋後一塊荒山墾了,種了兩畝多油茶樹,養了一口魚塘,還有水稻呀!雞鴨呀!瓜果呀!蔬菜呀!自己是吃不了,留些親戚,送些鄰里。

那種感覺,腦力轉換成體力,成就感,好像一旦年輕,有使不盡的勁似的。哪裏注意’’呢?

母親知道了,嗔怪:“是吧,不要把自己還當後生了,人上六十爲老。六十以後,與世無爭,和名利爭,名利沒有止境,和命運爭,命運無法預測,和身體爭,體力經不起負重;吃飯防咽,走路防跌,做事防失,不能給自己量身定做,一定要了卻那麼多的世間心願;少點慾望,慢點行動,多點安靜。”

我原想出一本書的,隨著遇上身體上的麻煩,想想過來之人的忠告,我放棄了一些慾望,放慢了腳步,放鬆了心情,不再擁有那麼多的激情,不再追求身外之物,不再有那麼多的未了事情,我逐漸歸於寧靜。

歲月靜好,身體靜好,心態靜好。

調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腳走路不怎麼痛了。我從不舒服中重返輕鬆,那失而覆得,虛驚一場,奇蹟般復原,讓我醍醐灌頂:原來身體裏面本身伴隨一位最忠誠、最高明、最能回春的醫生!

感謝有一位知書、達理、善於養生的母親,感謝一位及時提醒的醫生。

欣喜之情傳給母親,母親勸我:“不可得意,不可透支,不可得意,得意多會忘形。”

我把好轉告訴了醫生,醫生說:“拍個片吧。”

拍了個片,醫生架上眼睛,端詳了一遍說:“吃了我的處方,見好了。”接下來,又開了一壘藥,口服的,外貼的,還有保護膝蓋的。

其實,我一生中很少吃藥,沒有打過針。上次醫生所開的藥,我一點也沒有吃。我只是歇息下來,看看書,寫寫文字,減少了體力勞動,放慢了生活的節奏;身子就有了回報。

一種對自愈力的感恩,讓我興奮不已,不能自己。

恰逢堂姐孫女出嫁,要我寫幅對聯。

其實我嘴裏還含著一口綠豆粥。

書法是我最喜歡的,何況堂姐有喜事,說借我墨水爲她家添彩呢!

可我口裏的綠豆呢?我上下齒使勁一琢磨:一陣陣劇烈的痛,連著上下齒、顎、耳根、臉部、前額、太陽穴、整個頭的神經,都是痛。

我第一次感受到牙痛要命的苦頭,“不好,遇上一粒鬼綠豆!”將一顆丁牙嗑成兩半,一半伴著血、綠豆吐了出來,一半還留在原處。

 我強忍痛苦,思想:

   堂姐孫女長得很標誌的,慧外秀中,尚來尊敬我,還是我的學生,她現是一位很優秀的中學語文教師,叫劉阿嬌;新郎是海軍某部軍官黃海波。

    稍加構思,心有靈犀,一氣阿成,寫完了:


 

                               洞房聯 天作之合

                 踏渤海浪,蹈黃海波,南海濤,鐵骨不失柔情

讀萬卷書,登三尺臺,樹棟樑材,賢淑尤數阿嬌

            大門 同喜同賀

繁花似錦鮮花菱花禮花燈花統稱百花映襯心花怒放;

勝友如雲工友酒友鄰友親友皆為摯友恭迎誼友光臨。

            堂圓門 蓬蓽生輝

鶯歌燕舞五色祥雲罩彩樓樓來貴客客舉金樽恭賀名門俊彥龍騰霧;

花好月圓三星瑞氣盈庭院院綻紅梅梅映笑臉喜迎玉輦香車鳳還巢。

還有一些吉祥聯幅。

     “ 寫得好!字好!意思好!方方面面都周到了!”堂姐一個勁兒誇著,想必是心滿意足了。

我歷來喜歡成人之美,只要對別人好的事,自己就至誠至善地去做,做到別人滿意了,自己也高興了。

待到堂姐高興而來,滿意而去,我躺在書房籐椅上,才感到牙痛、痛、痛!待到上了牙科,吃了藥,還痛,一直痛了一週。

醫生解釋說:這顆牙齒,倘若不是遇上那一粒鬼綠豆,特別堅韌,是不會蹦下半邊的,其實牙齒外表是堅韌的,內中是空的。而鬼綠豆,比牙齒還硬。兩強相克,必有一傷。後來,我將鬼綠豆放在鐵椎下用力錐,鬼綠豆向傍邊反彈起來,沒有粉碎的意思。

夜裏,一個人躺著,回想、掂量著醫生的話語,我深感對不起那半片牙齒,它委實還可以爲我生存服務的。

對於牙,我是很對不起的,包括人生初始的20顆乳牙,6-7歲後長出的32顆恆牙。我都保護很少,只是吃東西的時候,感到我牙齒的好處:长的、硬的、韧的,切斷、磨碎、咀嚼,满桌佳肴,有了一口好牙,那是多么称心惬意?即便几块腊肉,一盘新笋,那香甜脆嫩的感觉,让人感觉口舌生津。至于山珍海味,四时坚果,更是余味无穷。即便平时,随时菜肴,酸甜苦辣咸,也似乎天天美食。

这到底让我想起漢王褒《洞簫賦》:“哀悁悁之不可懷兮,良醰醰而有味”

有時縫衣斷線,用牙,有時想開啤酒用牙!咬牙切齒,實用從不愛惜!

殊不知,一個文化人連一些詰詘聱牙的掌故都“隨體再現,日月是也”,口吐蓮花,讓人如坐春風,滿口留香,心靈神會!但多少時間想到,那不歸功於中的自己的“俐齒”“伶牙”?

從此以後,我對於牙齒,在意於保護了。每逢堅硬的食物,我會小心翼翼,儘可能破碎了,煮熟了再嚐,細嚼慢嚥,不再大口朵頤,吃堅果,啃骨頭了。

人不會沒有教訓,教訓讓人不犯同樣的錯誤;這是因爲人的智慧,“吃一塹,長一智”。但這個世界,老人生存的教訓多多,稍不留心,就麻煩來了。

回到近日,雨水漣漣,一日有了太陽。

我趕緊脫了冬衣,檫地板,洗衣被,嗮東西:我知道,“時乎時,不再來”。忙個從早到晚,忙個通體大汗,忙個得意忘形。旁晚了,孫子說餓了,我弄好飯菜,已經天黑了,隨著感覺到身子惡寒怕冷。吃了點飯,躺在牀上,一摸,頭上發熱。身上燒熱,隨接翻嘔。

我知道,今天下多了冷水,出多了汗水,做多了事兒,穿少了衣服。的士把我送到醫院,一量39,5。重感冒了,伴隨咳、喘,折騰一個多星期才愈。

細雨紛飛,梅顫枝頭,倍覺春寒料峭。”“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風來急。”多少次吟唱?而真正的體驗,實在參透人生經歷之後,這個季節,人老最難將息。

不得不說,一個人到了一定年齡之後,心態、智趣、舉止會有變化,小時候,沒有學會爬就想站起來跑,年盛時能跑就想飛,到老了,躺在龍椅上還用兩手推。記得年輕的時候,初生牛犢不怕虎,一鼔浩然氣;記得盛年時“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成就了多少超出尋常的自己 。而年紀大了,經驗教訓多了,自詡“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人生存的智慧,生計所迫,世易時移,身不由己。

這讓我崇拜龜來。那一隻只烏龜,壽命是最長的,據說有千年的。究其緣故,就是身上長有非常堅固的甲殼,受襲擊時可以把頭、尾及四肢縮回殼內,至於五臟六腑,更受保護了;而且行動穩重,慢慢地爬,那節奏是何等的從容!

又聯繫起過往發生的教訓:關節勞損、牙齒傷掉、料峭得寒,心有餘悸,又怎么不会适时提防?

人能活上七十,印證我們的基因沒有什麼大的缺陷;但要長壽,就要順其自然。人老了,有些器官慢慢退化了,不是什麼運動能恢復,不是什麼保健能逆轉。像活到九十的母親,自有活著的智慧:“從不生氣,逢人說好,吃飯防咽,走路防跌,做事防失”,事理通達,心氣平和,新陳代謝變緩,細胞衰老變慢。

  啊!上年紀了,穩健地活著。

那是一种智慧地活着,那是一種耐性堅韌的活着,“那是一种慢節奏地活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