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统计学课上,老师说到一处,“马上都又要高考了啊…”我抬头一怵。 不久前我翻看自己的高三日记,上面用笔很重的划烂了几道后写着: “我很不喜欢(这种生活状态),每天为了高考而努力,现在还有100天,可我想过101天后的生活。我想要新的空气,去学我喜欢的兴趣爱好,毫无功利地学学写作、看书、电影。” 现在看来愿望多么单纯简单,但也很容易有满足感。 昨天还看了个综艺,我发现,同样都是大学生。为什么有的人又是进节目组又是专业课又是国外进修又是比赛……相比之下,我的时间跨度很窄,视野十分有限。慢慢的,出社会后差距肯定就会出来。 最近朋友说我状态不好,最近刚认识的老乡也忙着去比赛,最近自己有些蜕变后又综合着慢慢回到自己的原点。开学以来发生了很多奇遇,我挺开心的。 可能只是看见了一个停滞下滑的指标吧,没能看见其他地方的成长。 所以有人说我变了,不好。 为什么呢?我觉得我在慢慢变好啊。 我知道自己没经历过什么社会现实,听别人讲的,感觉可怕。但至少社会不会让清醒努力的人都没羹吧,生活的痛觉肯定是有的。 我知道,因为人们饿,他们迫切需要,所以没办法悠闲地等待机会塞进自己手里,生活以后会很现实。我很羡慕那些老江湖一般淡定的人讲出些感悟。我知道自己什么都不是,自己也没那么强大。 我曾经写,“我们扔出校门是看不出任何社会角色特征的,没有学生的身份我们是什么?也没有社会的标签,不正派,无身份。所以选择待在学校的城堡里,那是最后一点防线,趁这道防线撤掉之前,请武装好自己。” 这是第151篇日记,到目前写了153篇,马马虎虎算活着吧。 妈妈说我总是想太多。没办法呀,这是我的人生我不可能不去想。 爸爸说希望我快乐,当然,我也希望自己快乐呢。 朋友告诉我,做我自己就好。别告诉我这么哲学性的鸡汤,我自己是谁我还真不知道。不过这样说也不算太晚,背后的话是不是“学会爱自己”。 说句心里话,不要因为学历去学习,不要因为成绩去学习; 不要因为别人去改变; 不要因为大家都那样做,所以就心安理得。 任何证明都不是唯一的,生活才是。 关于爱,我想说先去爱自己,人生就是个学习的过程。 一个人被另一个人所吸引,除了外表,更多的是阅历和人格魅力。阅历靠经历积累,魅力靠学识增加。情人们常说:“你对于我就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 其实,哪有什么书永远读不完?这本书会自我增值才是关键。 永远要看到新鲜的东西,生活要有情趣,离开了别人自己也要过得有趣舒适自在。 不过也绝对不是用力地排他,最近才发现适度交际很神奇。也不算太晚吧。 今日午后无事,想睡个午觉,写作业,运动,聊聊天,洗澡。外面天气挺好的,看不见云,看不见鸟,看不见太阳,看不见桥头,全是雾霾。 早上九点二十打了个喷嚏,呀,是不是有人想我了…… 春天,以后你看见一个穿黑白跑鞋的短发女子,无论如何,陪陪她。 春风可以,燕子也可以。电话可以,拥抱也可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