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妆花 织锦 提花 工艺简介

 掌染草2012 2019-02-28

明清时期,在绫、罗、绸、缎、纱、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方式形成图案的工艺,可分为以下几种,首先解释妆花、织锦、提花的工艺。

1 妆花

妆花是运用局部植入彩线,采用回纬和织物背面抛梭相结合而形成图案的方法,叫做妆花。


石青色龙纹妆花缎

妆花缎反面回纬 抛梭

局部放大

根据图案和颜色的需要,在有基本组织的前提下,在指定位置的经纬之间介入彩纬。已形成所需要的图案,在经线和纬线中间添加丝线或金线,所有图案都是在固定的位置添加彩线,形成重纬组织,根据纹样的需要,介入是随意的,可以在面料的任何一点开始或结束,此种织物就叫做妆花。这种织物如果不添加其它色线,经纬组织是正常的绸、缎或者纱,名称随着其经纬组织的变化而得名,显缎纹组织的叫妆花缎,绸组织的叫妆花绸,以纱为基本组织的就叫妆花纱。


妆花纱局部放大

在妆花织物中,抛梭和回纬是结合操作的,根据需要,色线介入的沉浮可以抛梭,也可以用回纬的方法,完全根据图案跨越幅度的大小,按工人的意志进行。这种方法需要很大的技术含量,织同样的物品,有的妆花织物背后比较平整,长距离跨越的丝线很少,说明使用回纬的方法较多,这种工艺多数是能工巧匠所为。一般初学者用抛梭方法的比例较多,织物的后面有很厚的丝线。

   

                       妆花 反面 抛梭

二 织锦

纬线通梭,用几种彩色纬线,以色线沉浮交织的方式所形成图案的,叫织锦,是多层经纬交织的通梭工艺。面料的正面起花时,花纬与经线交织,花纬丝线浮在织物表面,利用花纬浮长的变化在织物表面形成花纹。不起花时,花纬与经线交织显示纬浮点,花纬沉于织物反面。为了避免花纬在织物反面的浮线过长,专设一个固结纬线的系统,可以每组45根与经线交织一次,以使反面呈平整状态。

织锦的名称还有一层含义,业内很多人把所有织有纹样的绸缎都较织锦,如;织锦缎、织锦绸、织锦龙袍等,这是一种习惯称呼,和组织结构没有关系。


通梭八达晕纹锦面料

八达晕锦 反面

组织结构放大图


3 提花

纬线通梭,经、纬交织,通经、通纬、局部经纬组织变化形成纹样的工艺,使用单色或两色,在面料上采用局部经纬关系变化所形成的纹样,叫提花。

黄色缎地龙纹提花面料

龙纹提花面料反面

缎纹结构组织放大

明黄色面料年代较晚,主体图案为四合云和行龙纹、并点缀佛家八宝等吉祥图案。这种纹样多见于明末清初,很多早期的妆花朝袍中有这种四合云纹。到清代中期四合云纹很少出现了,一直到清晚期,提花面料又开始重新使四合云等早期的图案,并较多的采用局部妆金的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