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妆花”鉴别的极简攻略(能解释成这样,我们已经尽力了)

 传统服饰 2020-11-26

通经回纬

妆花是“通经回纬”让很多人不理解,因为一般我们听得最多的是关于“缂丝”的“通经断纬”(其实是一个东西两个措辞)。其实这种工艺存在于很多织物上,区别在于,缂丝的“回纬”会在另一头接续上,它整幅织物都是由“回纬”组成的。

但妆花可以被视作额外添加的工艺,没有妆花那块织物也成立(缂丝去掉“回纬”就只剩下经线了)。

缂丝

没有回纬,整块料子就只剩下经线了

妆花纱,黑线部分是妆花

没有妆花(回纬),依然还是一块绞经纱

妆花绫,黑线部分是妆花

没有妆花(回纬),依然还是一块斜纹绫

从根本上来说,妆花只是一种织造技法,一种工艺。和图案是什么无关,和原料是什么无关,和地部织物是什么更无关。只要是在织物上通过挖梭工艺织的花,就是妆花了。在缎地用挖梭工艺织花,就是妆花缎;在纱地用挖梭工艺织花,就是妆花纱;甚至在绒地用挖梭工艺织花,就是妆花绒。

如何肉眼辨别妆花

织物的地部和花部,尤其是在花的间隔很开的情况下,厚度是不一样的。可能不是太明显,但是仔细摸一下,会感受到差异。其次,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看一下织物的反面,应该会像下图一样,反面的纹纬,不仅是只有局部使用,而且在反面是不与经线交织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妆花织物都需要配合衬里的原因,否则随便蹭一蹭就掉了。第三,就算满足以上两个条件,还要观察背面纹纬浮现的走势,因为从制造方法来看,同一根地纬上方覆盖的彩纬基本是差不多时间织成的,因此如果同一个水平方向上有同色花,并且间距不小的时候,为了避免浮纬过长,一般是会另外用一根绒管(云锦里织纹纬的梭子被称为绒管)分开织,也就是说,背后基本上不会出现水平面的单根长浮纬

这段文字可能比较抽象,我们可以简洁的归纳一下——

从正面看:

A、妆花部分的彩绒线如同钢琴黑键一样,是从白键的缝里“挤”出来的,是夹在两根地部织物的纬线之间;

妆花纱局部,红线和白线部分是妆花

B、妆花部分的彩绒线有明显的凸起感,比纬线要粗很多,必须这样才能“挤”出来以后盖住纬线显出图案来。

黄色和红色的是妆花线

从背面看(其实背面是最好区别的):

A、可以看到彩绒线拉来拉去的线头,就像绣花背面一样(不是双面绣),只是因为妆花线只在它需要显花的地方出现,临近颜色的部分直接拉过去就行了。

妆花纱的背面

但是这个线头不会跑得很远,很远的话就直接用另一管绕同色线的梭子。

B、妆花的正反面不相对也不互补,你可以大致看到一个轮廓,仅次而已。

妆花纱相同图案的的正反面

所以妆花和缂丝也很好区分,缂丝是平的,正反面基本一样,妆花有凸起感

上次文末问题的答案

最后给大家留个作业。是这样的,前几天我看到一个商家售卖价格很低的织金妆花缎,就去找他们客服要了织物反面的照片。客服当时拍给我的照片如下:

然后我问了一下,这个背面是衬里吗?客服告诉我,这是织上去的,我们看过文物,文物就是这样的。

请指出客服的错误之处。

明显可见的错误有:

1,客服说整块料子是织成的,但是中间明显是有拼接痕迹(整块料子织和拼接,价格和难度都有区别哦)

2,拼接的料子明显没有妆花背面明显凸起回纬的效果不同,基本可以判断是通梭(通纬),不可能是妆花。

终极道理

其实,妆花还有一点很好认,它特别特别贵!

小几千的,根本扛不住它,大几千的,妆花部分也特别小。真正的寸花寸金!

你想啊,缂丝机很小且易得,家里能放下,一人能操作,一个扇子片也要一千左右。像云锦的那些妆花缎,用花楼机(妆花本身并不限定织机),好几米高,专门弄个厂方才能装得下,两个人配合操作,你觉得开多少价合适?

特别说明:

本文仅用于妆花的简单识别,不可作为唯一准则。

文中出现的妆花纱为现代手工织造,并非某汉服商家的机器仿制品。

文中引用部分来自于《令人眼花缭乱的“丝织品种”一文通! | 读书笔记

❤❤❤

相关知识点重温:

究竟是皇帝的沦丧?还是平民的意淫?请看本期《那个穿蟒袍的日本“皇帝”》

那些年《金瓶梅》带我们看到的世界 | 可以描述的旧文

绫罗绸缎和那些你不认识的丝织品生僻字

科普向说说《芈月传》第一集里的“缂丝绣罗衫”

最近的文章:

花扣:绽放在旗袍之上的传统符号 | 读懂中国风

令人眼花缭乱的“丝织品种”一文通! | 读书笔记

博物馆里的传统服饰盛宴:“国丝汉服节”为何备受争议?

丝绸向西,纹样向东——从经锦到纬锦 | 读书笔记

-

❤ 春梅狐狸@传统服饰 ❤

脸着地的藏狐,故纸堆里的服饰爱好者

[ 百度百科TA说特邀科普作者 ]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