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靶向药与化疗有什么区别?

 ye9030 2019-02-28

靶向治疗见效快,副作用小,是很多晚期癌症患者的希望。但并不是每个患者都都适合使用靶向治疗,因为靶向治疗的特点就是针对导致癌症的某一个基因或几个基因突变的特点。比如肺癌的吉非替尼(易瑞沙),就针对一个EGFR靶点;克唑替尼,适合肺癌的ALK和ROS1两个靶点;但是卡博替尼呢,居然有九个靶点:MET、VEGFR1、VEGFR 2、VEGFR 3、ROS1、RET、AXL、NTRK、KIT。那么到底各种靶向治疗的适应人群有哪些呢?这就要分以下几个情况来说下。

靶向治疗的适应人群其实与药物的靶点有关,目前的靶向药物分为针对直接突变的药物及抑制微血管生成的药物,需要先做基因检查才能使用的靶向药物,比如肺癌的EGFR、ALK、ROS1还有乳腺癌的HER2,这几种情况是需要先做基因检测的。检查发现有了这几种突变,才有针对性的使用,虽然从临床使用上统计,并不是有突变的患者一定有效,但是做过基因检查有对应的基因突变的患者有效率高很多。

对于针对VEGFR1/2/3突变的药物,在使用前并不需要进行基因检查。因为这个VEGFR1/2/3是针对血管抑制的,在癌症治疗时是为了控制肿瘤周围微环境中的血管生成,减少或者终端癌细胞从人体获取养分的能力。对所有实体肿瘤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所以在使用前并不需要做基因检测。

对于血管抑制类靶向药物,在使用时往往和其它治疗药物联合使用。

主要是EGFR突变的靶向药物,在使用一代药物耐药后,需要患者再次做基因检测。如果患者有T790m突变,大约50%的患者会由于使用一代EGFR靶向药物引发这个突变,这类患者可以考虑三代靶向药物奥希替尼(泰瑞沙)。为什么说考虑使用呢?因为临床使用后发现,有一部分T790m突变的患者使用后无效。进一步的研究发现,T790m突变结合C797S有四种情况:

T790m和C797s在不同染色体上的反式结构,可以使用泰瑞沙联合一代药物;

T790m和C797s在同一染色体上的顺式结构,这种情况下目前只有化疗;

只有C797S,没有T790M、EGFR突变,可以重回第一代EGFR-TKI;

EGFR21外显子L858R替代突变的患者,9291耐药后出现EGFR21L858R、T790M、C797S三种突变共存的情况,这种情况还未有明确的治疗方案。

靶向治疗的适应人群有哪些,需要看药物的类型和患者的情况。像上面提到的,针对EGFR和HER2靶点的药物很有针对性,只能给有突变的患者使用;而对于VEGFR等血管抑制剂药物就没有患者限制。另外如果患者的突变基因因为药物使用原因耐药后,有些药物也就无法继续使用了。因此在使用时对于需要做基因检测的尽量不要盲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