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Sir写吴孟达。 掀起后台一大波回忆杀,留言指名道姓,要写他他他。 好好好,你们的要求,Sir都看见。 但香港如达叔一样的金牌绿叶,不计其数,单拎谁出来,都显得厚此薄彼。 干脆,一次性满足你们。 今天,我们只聊一个“他”。 “他”是谁? 他的名字叫—— 江湖经典配角。 Sir拍胸口保证,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江湖凶险 我们熟知的香港电影,大多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一家独大的邵氏逐渐走向落寞,嘉禾、新艺城等巨头迅速崛起。 上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好莱坞 。 “香港有个荷里活”,一时传为佳话。 蓬勃的产业急需人才支撑,这时,一大堆郁郁不得志的年轻人,纷纷投身这场造梦的热浪中。 香港演员的一大特点,不问出处。 演员,十有八九都是“半路出家”。 吴孟达,初中没毕业,在药店打杂;成奎安,曾经在夜总会当打手蹲过大牢;陈百祥,生意失败后还跑过中东和海盗收拾烂摊子。 有的,误打误撞。 比如林雪。 1978年随家人初到香港,住木屋,失学,每天混迹街头,打杂工,打群架。 杜琪峰《黑社会》梁家辉逼张家辉吃下汤勺那幕,就是林雪年轻时的荒唐经历。 1982年,快20岁的林雪还整天无所事事,在台球厅混日子,恰好被在附近拍《一眉道人》的林正英“看见”。 一次林雪打架后,林正英对他说:
就这样,林雪踏进电影圈。 场务说白了,就是打杂的。 哪里有子弹,林雪就往哪里挡。 导演拍戏,要封锁街道,林雪整个人横躺在马路上,把车子拦住。戏拍多久,他躺多久。 惨吗? 惨。 这么惨,还有人死皮赖脸想进。 田启文。 听名字不熟? 《喜剧之王》《新喜剧之王》都被踩脚的那个。 入行前,田启文是厨师。 他既没报考无线训练班,也没遇见林雪那样的引路人,只是因为太喜欢电影,一门心思想当演员。 为此,田启文总给来饭店消费的剧组人员开小灶、套近乎。 那些人吃了饭又不领情。 走的时候还甩了一句: “带你进这个圈不难,让你留下来才难。” 话,残忍了点。 但客观说,没一字虚言。 彼时的香港电影火舞耀扬,却也大浪淘沙。 借狄更斯名言:一个最好的时代,一个最坏的时代;赢家应有尽有,输家可能一无所有; 最终还能站着的,无疑都穿过刀山火海。 江湖有江湖的规矩 我们知道,83年周星驰出演《射雕英雄传》,饰演“宋兵乙”,只有几次露脸,几句台词。 第七集,“宋兵乙”要被梅超风的九阴白骨爪一掌拍死。 周星驰不想死那么快。 他跟导演说,可不可以用手挡一下。 导演理都不理。 多年后,当我们听到这段往事,第一反应是,星爷真努力。 却选择性遗忘了周星驰也在《喜剧之王》,借大明星娟姐自嘲了这种过分的努力。 因为电影是一个需要高度精密配合的工业。 导戏的,对戏的,打光的,收音的。
江湖有江湖的规矩。 于香港配角来说,这规矩,就是“丑、坏、癫”。 再准确点说,“尽皆过火,尽是癫狂”,在香港配角身上得到更淋漓尽致的贯彻。 丑的,就要丑到尽。 比如“石榴姐”苑琼丹。 苑琼丹本人其实不丑,却以演丑女为名。 她本人也“认命”,“丑就要做到最丑,不能保留丝毫的美,我觉得这也是在追求完美”。 说说而已? 《唐伯虎点秋香》,一句“我只不过是尿急,抖了一下”的台词,逗得众人大笑,苑琼丹却为了这样一个表情,试到脸抽筋。 坏,也要坏到极致。 “神经刀”吴镇宇。 有一次他演反派,有场戏要被吊死,导演让他哭,他觉得不合理。
更别说癫。 装疯卖傻,几乎是每个香港演员的必修课。 罗家英。 他在粤剧方面的成就其实远大于电影。 第一次跟周星驰合作是《国产凌凌漆》。 罗家英48岁,是有名有姓的“艺术家”,对那种天外飞仙式的幽默无感,他觉得太闹腾了,“像猴子一样”。 为了生计,硬演。 但到了《大话西游》,罗家英就适应,甚至驾轻就熟了。 他把戏剧的荒腔走板完美嵌进周式无厘头,在看似自轻自贱的狂欢中,将一切崇高与宏大消解如烟。 严肃又戏谑的《ONLY YOU》是他自创。 唐僧那段,“你想要啊你想要说出来啊”,是周星驰现场逼他想出来。 对了,唐僧这角色原本属于一位内陆演员,因后者无法适应无厘头风格,自动请辞。 罗家英是临场救火。 原本也没有什么戏,后来越拍越久,戏份越来越多,直至创造出一代黄金绿叶。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再爱香港电影的人也得承认,港片,就是不高级。 但多想一层,这不也是我们曾经疯狂热爱,至今依念念不忘的原因。 对,港片不高级,但至少,它不伪装高级,强行高级。 狮子山下是什么精神? 是平民百姓逆境自强,不屈不服的励志精神。 一部香港电影的辉煌史,就是香港配角的奋斗史。 前些日子,《流浪地球》大火,吴京当年那段心酸又被翻起。 《杀破狼》,吴京和甄子丹的后巷刀棍战,这20年香港电影经典动作戏之一。 怎么来的? 当时叶伟信导演说,诶,子丹你练了三十多年,吴京你练了二十多年,你们别套招了,直接打吧。 两个一对视,咔咔咔,一顿打。 打到一半,实心木头断了。 怎么办? 再来。 那场戏仅仅45秒种,吴京被打断了4根棍子,到最后,手都抓不住刀。 看花絮时他的表情,是真疼。 要知道,吴京当时已演了《太极宗师》《小李飞刀》,被称为“功夫小子”,算小有名气,更别说比吴京还小的咖。 黄一飞。 《少林足球》这场被酒吧老板爆头戏。 拍了8次,黄一飞脑袋也被拍了8次。 说是道具瓶,依然血肿。 混到主角呢,也得“忍”。 2003年,林雪终于男主角。 ——在《PTU》饰演一反黑组警长。 电影这一幕,林雪追贼,踩香蕉皮,摔倒。 这场戏,林雪摔了一个多小时,40多次,彻彻底底摔成猪头。 《PTU》断断续续拍了三年,头上那块血布也跟了他三年。 用林雪的话说:
今天,提起香港电影,我们总爱说,“港味”。 港味,是追随自己初心就能成功的娱乐传奇吗? 港味,是鱼翅捞饭一秒钟几十万上下的大富大贵吗? 在Sir看来,所谓的港味,本质就是不起眼但坚韧的烟火气。 当不了大明星,脚踏实地当一个普通演员,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当不了武林霸主,安分守己当一个平凡百姓,同样值得赞美与拥抱。 反过来说。 没有这些江湖小人物的“丑”、“坏”、“癫”。 没有他们敬职敬业的“忍”。 又何以托起香港电影的辉煌。 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男配林雪第一部电影是《鬼掹脚》,片酬两顿盒饭。 黎耀祥拿了三届TVB视帝,为此十年没离开过香港,没日没夜拍戏,一件T恤穿了10年。 罗家英的演技其实被低估,抛开“达文西”,“唐僧”,他早已凭《女人四十》拿过金马、金像双料最佳男配。 这些默默奉献,奇形怪状的异色,不也是香港电影必不可少的绝色? 他们不应该,也不能被遗忘。 这不,最近肯德基就邀请了香港电影三位经典配角,林雪、罗家英、黎耀祥,共同出演了一段“江湖往事”。 一个话事大佬,一个隐退大师,一个心机小弟。 刚好对应Sir前文的三句: 江湖凶险;江湖有江湖的规矩;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如何凶险,什么规矩。 来来来,一起解密。 | 时长: 2分钟 | 今天,每一个在城市,为未来打拼的白领,蓝领,不就是过去初出江湖,身不由己的路人甲乙丙丁。 刀光剑影、腥风血雨背后,总得有一个地方恢复元气。 所以—— #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避风塘 # 说起香港的避风塘文化,不能不提避风塘风味。 粤菜中的经典味道,其精髓在于香料经爆炒后迸发出的诱人风味,融豉香、蒜香、椒香于一体。 一口咬下,香气接连爆破,却浓而不腻,再砸吧砸吧,辣味渐起,不猛不呛,对恐辣星人十分友好。 如果你不在香港,没关系,肯德基全新推出避风塘大虾鸡腿堡,马上满足你。 肯德基避风塘大虾鸡腿堡借鉴的是地道港式经典工艺,用避风塘香料将饱满的南美白虾腌制入味,再配上同样香辣酥脆的大块鸡腿肉。 点睛的,是那浓香独具的避风塘风味酱,与爽脆的生菜一起加入松软的黄油面包。 啧啧啧。 还没入口,先被香味俘虏。 一口下去,开胃,上瘾! 不瞒你们说,Sir今天已经吃了两个。 你一定也有这样的时刻—— 晚上加班饿了不知道吃啥。 周末在家不想做饭。 不如干脆,食个堡。 有什么江湖事是一个避风塘大虾鸡腿堡不能解决的? 真不行,两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