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点电影原创 还记得上周老妹儿的伙伴十点君推荐的台湾电影《谁先爱上他的》(点击片名跳转链接)吗?
片中女主角发现与自己相处多年的丈夫,竟然是一个男同性恋者,心里爱的是一个男人。
这个悲剧的根源,还是社会对于同性恋群体的不认可。 提到同性恋,通常还会提到一个缩写词——LGBT。 今天老妹儿想推荐的电影《女孩》,不是涉及“LGB”三个字母所代表的女/男同性恋和双性恋。
而是排在“LGBT”最末尾、也是受关注最少的字母“T”。
《女孩》 girl
电影的开头,一个金发女孩在家中做着拉伸练习,她身材高挑、双腿修长。
这就是影片的女主角Lara,今年15岁。
Lara看起来是一个很有气质的女孩,但她其实是一个跨性别者。
什么是跨性别?
简单来说,就是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错位。《女孩》的主角Lara,生理性别是男,心理性别是女。
这也是今天老妹儿想说的,排在“LGBT”最末尾的“T”(T是英文单词Transgender的缩写,意为跨性别)。
跨性别跟同性恋、双性恋、异性恋一样的,是一种天生无害的属性。 跨性别影片有不少佳作,比如“精灵王”李佩斯主演的《迷恋荷尔蒙》,一个美丽的跨性别者和大兵一见钟情; 再比如,小雀斑主演的《丹麦女孩》,讲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变性人的故事。
《迷恋荷尔蒙》剧照 李佩斯去年以同性恋身份出柜
这些都是跨性别好电影,戏剧性十足,情节层层推进。
《女孩》则没有这么多抓马(戏剧性)的情节,而老妹儿之所以推荐,是因为这部电影更加贴近一个跨性别者的日常生活。
贴近,才能更了解。
贴近,才能展示她/他们真实的痛。
痛,就是老妹儿看完后最大的感受。
先说身体之痛。
主角Lara正处于性别重置手术(变性手术)前服用雌性激素、改变外表的适应时间。
这个时期,是跨性别者最需要认同感的时期,她/他们的外貌已经改变,但真正区分性别的器官还是没有多大变化。
并且这时,Lara进入一所舞蹈学校,想要实现了自己以女孩身份学习芭蕾的愿望。
跳舞给她带来很多麻烦,最大的麻烦就是紧身的舞蹈服会暴露她的男性性征。 于是Lara用强力布胶带把性器官黏在身上,这样在舞蹈课上,即使穿紧身衣,也不会明显暴露了。
但这样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痛!
Lara每天在把布胶带撕下来的时候,老妹儿都在倒吸冷气……嘶……肯定好痛。
撕的图太惨了,这里就不放了
虽然布胶带造成了红肿感染,但Lara还是坚持这么做,只是为了更像女孩子一点。
这个情节是编剧自己编造的吗?
不,完全不。《女孩》改编自真实故事,这个细节正是故事原型本尊贡献,她自己曾做过这样的事。
而且带着一具男性的身体,学女生的芭蕾舞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Lara虽然舞蹈功底好,但从前是跳男孩的舞,从没有穿过女生跳芭蕾要穿的尖头鞋;
男性的脚更大、个子更高,跳女生部分的芭蕾舞步会更难。 Lara为了能赶上同班女同学,常常练得满脚鲜血。 嘶……痛死了吧 身体上的痛,其实Lara还能忍受,任何一个敢于出柜(“出柜”这个词不仅仅是同性恋和双性恋在用,说出自己是跨性别者,也是一种出柜)的跨性别者,都强大到足以忍受身体之伤。
真正让她/他们感到痛楚的,其实是心理之痛。
心理的痛,一部分是外界的介意或好奇带给她/他们的。
Lara的老师会在课堂上问其他女生们,是否介意和Lara共用更衣室。
虽然最终结果是可以共用更衣室,但投票这个环节还是表示,她被介意了。
Lara心里痛,但Lara不哭
看得老妹儿最火冒三丈的,是女生们逼着Lara给她们看自己的男性生殖器。
这样很过分了是不是?
但故事背景是在一个对同性恋包容度比较大的地区,若是在包容度较低的地区,就不止“看”生殖器这么简单了。
除了外界的介意和好奇,心理的痛还来源于自己对自己的介意。
跨性别者自己会介意自己的身体,就像Lara,她会想要更多女性特征,藏起男性特征。 她想增加雌性激素的服用量,来让扁平的胸部尽快发育起来,但遭到医生的反对,理由是加大剂量对身体不好。 遇见了喜欢的男生,Lara也不敢告诉他自己是个跨性别者,不敢让他触碰自己。 正是许许多多的痛结合起来,让Lara身体和心理一起垮了,失去了第一次上台表演的机会,医生也用健康理由拒绝为她尽早进行手术。 最终,Lara决定以一种惨烈的方式变成女性。
这天,她微笑地看着父亲出门送弟弟去幼儿园, 然后拨通了医疗急救电话, 对电话里说自己家发生了紧急医疗事故,
挂掉电话后,她用冰块敷住某个地方,拿起了剪刀……
嘶……
说实话,看到这里,老妹儿希望这一幕快点过去,最好是隐晦地表达,在剪刀下去前就切换镜头。
但导演不,他偏要让你感受一把撕心裂肺的痛。
这部电影是成功的,跨性别者的痛以一种日常而细微的方式展现,把观众慢慢带入跨性别者的生活。
没有过多的煽情,甚至连背景音乐都很少出现,但就是能让你感同身受。
电影能拍成这样,不得不夸一波导演和主演。
导演在开拍前,已经对原型故事钟情了将近十年。 原型人物Nora在15岁的时候,就公开宣布自己想成为跨性别舞者,后来她也做到了。
《女孩》请到了Nora参与电影的部分创作,还原了不少跨性别者的生活细节。
而导演选演员的毒辣眼光,也让老妹儿佩服。
主演维克托·波尔斯特是舞者,在片中跳女芭蕾舞者的舞步也不逊色。
长相嘛,老妹儿觉得男装的他,颜值好像有待商榷,演女孩真的没问题吗?
谁知道演技完全不打折!动作、神态,真的像心里住了个女孩子!
并且他把跨性别者的无奈、心酸展现得淋漓尽致,你能很轻易分辨出哪个笑的背后是勉强,哪个笑的背后是开心。 71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最佳演员奖颁给他,是实至名归。
正是因为这部片子拍得真实、细腻、质量高,所以老妹儿才会推荐给大家。
左起:《女孩》的主角原型、导演、主演
说回老妹儿开头提到的《谁先爱上他的》。
不能说《谁先爱上他的》这部同性电影能对人们认知同性恋有什么巨大作用,但或多或少能让大众了解到同性恋不是洪水猛兽,只是天生的一种性倾向。
同性的相爱不会给其他人带来任何麻烦,他们只是想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反而是压抑这种天性、强行和异性结婚,才会造成悲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