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载春秋,二十万张底片,陆杰的上海城市影像图谱

 zdjphoto 2019-03-01

陆杰城市影像工作室坐落在长宁区市民学习中心的一隅。无论是墙外水城路的车水马龙,还是校园内年轻学子们的嬉笑打闹,似乎都与这个光线充足,气氛宁静的影像空间隔着厚厚一层音障。

据说包括王家卫在内的许多一流导演、学术大咖来到这里,常常流连忘返,不知归途。原因无他,在这间不起眼的小空间里,也许集中蕴藏着关于上海过去三十年里最海量、也最全面的城市风貌变迁的记忆。

陆杰在工作室中   董天晔摄

在万元户都堪称显赫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痴迷于摄影的陆杰以8万元人民币的天价购置了一套哈苏的120中画幅照相机。

此后的30年,他没有放下过相机,在上海“上天入地”,以一己之力,用一种“城市扫描仪”的方式,对上海的风貌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记录。

按照陆杰的说法,一台相机之于他,就如同一杆笔之于写作者,乃工具尔。拍摄前的调查研究才最为要紧。

要系统地记录上海,涉及到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方方面面的专业知识。当他通过阅读、对专家的寻访、实地的调研,把要拍什么和怎么拍这两大问题彻底弄清,影像自然就出现在脑海里了。

陆杰的作品从时间上以十年为一个断代,反映出了上海城市发展巨大的变化,从地理空间的侧重上,则越来越集中:从十个区县的广泛采风,到关注浦东的大开发,再到集中于浦江两岸的世博园区的记录。

八十年代的上海记忆

陆杰的城市记录从八十年代开始。并在创作之初就建立起了广角镜到放大镜,再到显微镜的立体叙事结构。

他在八十年代以航拍方式记录的上海城市全景,与日后的航拍作品相互对照,将上海城市变化的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地呈现出来。而回到地面上进行的人文景观的拍摄在今天看来,则成为了十分珍贵的日常生活风情画。

外白渡桥和长江轮渡。 1980年代

 

昔日的长春食品商店同样人声鼎沸。 1980年代

 

在淀山湖身着时髦泳装的姑娘们。 1980年代

 

华亭路服装市场。 1980年代

 

即将出国的上海家庭。  1980年代

 

雨水泛滥里“靠推上车”的旧时光。 1980年代

 

怀旧气息满满的橱窗呈现的是那个年月里人们对美好的生活向往的样子。 1980年代

 

上海的理发店里烫发的“潮人”们。 1980年代

 

九十年代的浦东大发展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种说法虽然刻板,却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90年代之前,浦东与浦西发展的巨大落差。

1990年代,以浦东新区政府成立和东方明珠兴建作为重要节点,陆杰认识到浦东在未来所具备的潜力与可能,对于摄影师来说也将是一个极好的创作契机。

从1990年开始,他把镜头对准浦东。其间他拍摄的航拍作品,与八十年代“城市扫描”过程中积累的浦东影像相互参照,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反差感。

同时他又深入工地,从不同高度,不同角度,完整记录下了陆家嘴诸多地标性的摩天大楼的建造过程以及这些建筑对浦东整体风貌带来的影响。从上海城市发展研究的角度来说,这批作品因为其全面和系统的属性,成为了十分珍贵的档案资料。

从外滩看建设中的东方明珠。  1992年

 

从浦西航拍浦东。1988年

 

刚开始营运的上交所。1990年

 

建设中的杨浦大桥。 1992年

 

远处即将竣工的金茂大厦。 1998年

 

建设中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2007年

 

千禧年后的上海与世博

2010年世博会后,陆杰的《世博日记》出版,全书中对于世博规划区的影像记录跨度长达十年时间。

从航拍浦江两岸,到白莲泾的日常生活,再到上钢三厂、江南造船厂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陆杰完成了对地理概念上的世博园区从宏大叙事到微观呈现的立体刻画。

01

白莲泾的前世今生

从居民的屋顶俯瞰白莲泾。 2002

 

白莲泾的街头一景。 2002

 

鸟瞰白莲泾。 2002

 

白莲泾的老街。  2002

 

白莲泾的居民们正式搬迁,即将去往新家。 2005

 

即将离开白莲泾的居民们。 2005

 

在走访拍摄白莲泾的过程中,陆杰认识了世代在白莲泾生活了长达400年的姜家。他记录下了姜家人在老宅中生活的许多细节,并全程记录了他们从搬走,到进入过渡房,再到喜迁新居的全景过程。

姜家老一辈拍摄的西式结婚照,很有上海人的“腔调”。 2002

 

在老宅中生活的姜家。 2002年

 

即将迁往新居的白莲泾居民。 2005

02

上钢三厂与江南造船厂

上钢三厂的工人。  2006


上钢三厂的小火车。 2002

 

即将离开工作了一辈子的工厂,陆杰为上钢三厂工人们留下一张合影。 2002

 

上钢三厂的炼钢炉。  2002

 

江南造船厂的室内车间。 2002

 

江南造船厂忙碌的工人。 2006

 

气势恢宏的江南造船厂施工现场。  2006

 

03

浦江两岸世博园

有意思的是,在目前陆杰所有的以世博为主题的出版物里,世博会召开以后的影像都占比极小,而在世博园区施工过程中的图片,也只占到了全部内容的20%左右。

按照陆杰的说法,自己的作品永远都是给未来的人看的,因此在世博开始和结束后的第一个十年,他更愿意观众呈现的是世博园区的前世。 

80年代的浦江两岸。

 

即将合龙的卢浦大桥。 2002

 

初见雏形的中国馆。 2009

 

紧张施工中的世博园现场。 2009

 

卢浦大桥下看世博园。 2009

 

参与建设的武警官兵。2009

在2020年,陆杰计划出版一批新的作品。这批作品全部拍摄于世博会召开之际,他使用一套造价高达20万的专业全景照相机,以“清明上河图”的构图发想,用几乎没有畸变的长画幅形式,将世博会的主要场馆,重要角度进行了全覆盖式的拍摄。

他相信,这批作品在未来,将帮助后世博时代的人们重新开启那段温暖的记忆。

 

世博项目对于陆杰来说,也只是他庞大的城市记录谱系中自然形成的一个小结构。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上海摄影师,他研究这座城市核心的脉络其实是上海的“两江”——黄浦江和吴淞江(苏州河)。

从上世纪80年代上海各区县的风貌,到90年代以东方明珠建造为标志性节点的浦东大开发,再到2000年以后浦江两岸因为世博会的举办而换了人间,陆杰的拍摄项目相互覆盖,相互连接,形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图片档案网络,上海过去三十年变化的证据,多数可以从他的作品里找到痕迹,而黄浦江和苏州河,正是他一路行摄永恒的线索。

故事的书写还在继续

陆杰说,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国家的发展和城市的进步之于他一个微小的个体而言,最可贵的是获得了一次机会:一次成为摄影师的机会,一次记录家乡的机会,一次记录时代变迁的机会。

今天,陆杰和他的陆杰城市影像工作室团队,正以一天24小时轮班的节奏,抓紧整理着过去30年来积累下的20万张底片,从对底片的扫描,到时间线的编排和地点的分类,作品数量浩繁,工作却必须心细如发,有条不紊。

这项城市影像记忆的发掘与整理工作,陆杰已经进行了十年。他的梦想是在未来三年可以建立起一间集明信片、文创用品、画册为一体的城市影像记忆空间,让所有的老上海人可以在这里找寻生活的印记,甚至去发现在画面中的自己;也可以让所有的新上海人感受这座城市曾经走过的不凡之路。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