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虚黄疸病证”的辨证思路如何?主要证候特点有那些?

 遇见美好心向阳 2019-03-01



(1)抓住“湿”邪是本证病邪的关键,不论是脾胃虚弱,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还是外感湿热、寒湿之邪,均是从“湿”开始,湿郁化热,熏蒸肝胆或寒湿阻滞,导致肝失疏泄,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而发黄。
(2)本证所涉及的脏腑是脾、胃、肝、胆、肾。五脏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本证中脏腑的影响关系为脾胃波及肝胆,最后是肾,脾、胃、肾为虚证,肝、胆为实证。
(3)区别溶血发作期和非溶血发作期。在溶血发作期以邪实(湿热、寒湿、败血)为主、为标、为急,非溶血发作期则以正虚(气血、脾肾)为主、为本、为缓,并且溶血发作期与非溶血发作期并无明显规定界线,常交织在一起,反复交替出现,故须密切动态观察,注意病势和病期。
“血虚黄疸病证”的主要证候学特点有哪些?
(1)发黄
以“三黄”(目黄、尿黄甚或色如浓茶、皮肤黄)为主要症状特点,尤以目黄为首。
(2)癥积
位于左上腹或右上腹或左右上腹部,为实质性肿块,质中或硬,推之不移。
(3)乏力、面色萎黄
主要由气虚血败而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