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张小小的闪卡,为什么成为美国课堂的必备教学工具?

 多喜木 2019-03-01

闪卡(Flashcards),大家应该听得多吧,比如孩子的记忆训练、脑神经科学、感觉统合等等,多多少少都有跟闪卡挂钩。那闪卡到底是什么呢?它对孩子学习的帮助在哪里,缺点在哪里,以及我们可以怎么样跟孩子在家里做起来,今天的文章就是想跟大家说清楚这个话题。

1

什么是闪卡?

闪卡在美式课堂是非常常见的一个学习工具,比如我家孩子前两天刚玩的单词游戏,以及在课堂的墙上都会出现闪卡。

△Joshua刚玩的闪卡游戏
△Joshua刚玩的闪卡游戏

闪卡流行了几十年,是因为它在教学领域是被证明的,可以帮助提升学生记忆力和理解概念能力的很好用的方法。闪卡的适用年龄范围很广的,可以作为低幼孩子启蒙阶段的亲子游戏,也可以成为孩子在家学习的辅助道具,还可以是课堂上跟孩子互动提高学习能力的教具。当然,它也同样适用于成人,所以如果你要参加什么考试,闪卡的设计策略和原理,都是可以用起来的,会让你考试事半功倍的。

这个策略背后的原理,是帮助我们运用好“主动回忆(Active Recall)”来提升学习,“主动回忆”指的是提供一些线索、工具或触发点,来帮助孩子更好地去掌握知识,跟知识发生互动,从而记住、消化和吸收知识。

来源:https:///2014/08/21/how-to-remember-better-active-recall/

如果不介意工作量,闪卡都是可以自己DIY的,这真的不是什么机密,它的设计逻辑是这样子的:准备一张卡,正面写上一个问题,或者一个单词作为“触发器(trigger)”,另外一面是你想要记住的答案。

比如这张单词卡,正面是一个“ANY”,这便是“触发器”,背面是提供了了针对“ANY”的答案,any:Do you have any candy?

以此类推,如果你想在某一个领域里用闪卡来帮助孩子辅助记忆,你也可以准备一张纸卡,然后一面写上问题,“八大行星有哪些呢?”,背面就可以写出答案,“blablablabla(不举例了,大家写一写)”。

闪卡之所以是经典的主动回忆工具,是因为它的触发点是非常清晰的,当你使用闪卡的时候,拿起一面,就知道你到底有没有掌握这个知识。

没有捷径可以走的,当我们拿起闪卡,看到卡片的第一面,我们要不就知道“答案”,要不就不知道“答案”,这个是没有办法作弊的,所以当我们不知道答案的时候,它就会提醒我们,要坚持练习。

2

闪卡的使用注重策略

闪卡的缺点也很明显,第一,它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准备,闪卡的“触发点”是需要随机性触发的,不是我们给孩子准备了一张卡,递给孩子,就可以完成整个主动学习的过程,而是前面得起码先准备几十上百张,让孩子可以对需要记住的东西触手可及,才能够达到随机、趣味、高效的学习效果,这也是为什么课堂教学上使用闪卡,其实都是“成群出现的”。

△比如学笔画顺序的闪卡
△比如学笔画顺序的闪卡

但是,如果孩子学习也比较独立了,对闪卡的适用逻辑和用途也明晰了,当然可以鼓励孩子去DIY自己的词卡哦,这个可以很好地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加强孩子学习效果的巩固,比如Joshua就有非常多的词卡,他做得非常开心。我呢,就负责把他做好的词卡串起来,看起来也真的是那么一回事啊哈。

△这是寒假Joshua刚做的卡片游戏,叫“100个100的不同含义”
△这是寒假Joshua刚做的卡片游戏,叫“100个100的不同含义”

第二,闪卡只是一个工具,它是注重使用策略的,需要我们灵活地结合多种闪卡教学策略来运用。在使用闪卡的过程中,大家可以借鉴我提供的学习建议,跟孩子分年龄、分阶段地做起来:

★ 小于一岁:可以引入闪卡,也可以亲子共读,它不是必须要买的东西,我们的心态是把闪卡当成亲子阅读的方式,跟平时在家里做亲子阅读、看书读图区别不大,不要对孩子进行闪卡记忆练习或游戏,更多的是当成家庭阅读输入和环境培养。文章写过很多了,可以参考这篇里的建议:《不是孩子不爱读书,是你没让孩子“好好读书”》。

★ 1~3岁:鼓励引入亲子闪卡游戏,这阶段的重心是亲子互动的游戏玩法,因为闪卡可以帮助孩子走进文字、单词,是孩子对字产生好奇的一种很好的工具,各种跟“字”、“词”、“故事”有关的亲子游戏,都可以在这一阶段做起来。但这阶段的重点是亲子互动的参与感,关键是游戏和互动性,不需要对答案或效果有太多的期待或要求。

★ 3岁+:可以结合闪卡,跟孩子做记忆游戏,加入一些小测试也是可以的,比如让孩子看着正面的单词,说出单词的意思。如果孩子是零基础,之前没有玩过闪卡亲子游戏,那么可以把1~3岁的游戏,和3岁以上的游戏都结合起来,从最简单的单词做起来,一步一步去进阶着组合来玩,“玩中学,学中巩固”都可以做起来。

我挺喜欢它的“1-5阶”等级分类,考虑是很仔细的
我挺喜欢它的“1-5阶”等级分类,考虑是很仔细的

我也知道市面上有一些噱头产品,说给6个月的婴儿都可以使用闪卡来提高记忆力,这其实是言过其实,大家千万不要入坑。还有我们传统对于卡片在学习上的认识,其实就是“死记硬背”,这个教学方向也不好,死记硬背重复又枯燥,孩子很快也会因此对学习失去兴趣的啊~

闪卡本身只是一个工具,而不是什么拥有神奇力量的产品,使用恰当,孩子可以更好地发挥闪卡的作用,成为孩子们辅助学习的非常好的帮手,甚至可以延续到成人阶段的各项学习,任何想了解的知识点。

3

好玩又有用的闪卡活动推荐

1. “看图说话”(1岁+)

视觉学习(Visual Learning)大家还陌生么?我在讲单词学习的文章里都反复提的哦(比如这篇:《手指计数可以提高数学思维,你信吗?》),它适用于任何一类的单词,当然包括sight words,而且因为sight words跟名词不一样,它更依赖视觉学习类的游戏啊,简单来说,在学习单词这件事情上,它运用的就是“看图说话”游戏。

比如这张卡片的页面,“an:I need an umbrella”,我们可以先遮住所有的文字,跟孩子看图说,“你看,下雨了,一个小朋友在雨中皱着眉头跑,他在想什么呢?”,“对啊,他在想,如果我有一把雨伞就好了”,“你看,我想要有一把雨伞,我们要说I need an umbrella,an umbrella哦”。就可以完成整个的视觉学习的阅读过程了,在跟孩子交流过程中,可以中英文结合着来玩。

2. “拼一拼单词”(2岁+)

给孩子一个单词,跟孩子一起读出来,举个例子,“an,a-n-an”。不需要太担心孩子是否读错,关键是帮助孩子形成线索记忆,帮助孩子能够识别单词的音素,意识到这些单词背后的发音和字形。

这个游戏也很适合大家一起玩,我们可以把音乐节奏运用在这里,比如最开始的时候是孩子们一起蹲下来,然后我拿一张卡,孩子们小声说出单词,稍微起身一点,然后第二张卡,音量大一点说出这个单词,然后再站起来多一点,最后第三张卡,音量再大声一点,再站起来一点,继续抽卡,继续读,最后大家一起站直,卡片高过头顶,大家一起喊出来

非常好玩,不妨试试,记得要轮着来玩。

3. 唇读和快闪游戏(3岁+)

这个就很形象了吧,唇读游戏就是抽出一张卡,放在自己背后或反扣在面前,然后用嘴巴不发声读出来,让孩子观察你的嘴,猜测是什么单词。

△玩这种游戏很容易笑场的哈
△玩这种游戏很容易笑场的哈

快闪游戏就是快速地把卡片在孩子面前刷过,然后让孩子告诉你,他看到了什么这个过程孩子们会特别兴奋,比如Eric就会抓住我的手“光明正大偷偷看”,而Joshua就会在速度上提出建议,“妈妈,我觉得你可以再慢一点,速度可以再慢一点”。跟孩子们一起轮着来做这个游戏,很带气氛的。

iiiiiiiiii

本文版权归萌芽研究所BUD所有

欢迎转发,抄袭必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