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最近在朋友圈分享了一张截图,当前正在热映的电影,在豆瓣和猫眼电影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评分。 谷歌搜索技巧比如《流浪地球》的猫眼评分高达9.3,豆瓣为7.9 分;《疯狂的外星人》,猫眼评分8.4 分,豆瓣为6.5 分,差异最大的是《熊出没·原始时代》,在猫眼上9.2 分的高分电影,豆瓣评分仅为6.6。 ▲《流浪地球》的豆瓣评分还掀起过轩然大波 豆瓣和猫眼的评分愈发分裂为两个世界。 普遍认为,豆瓣更接近文艺青年社区,豆瓣电影的评分也更符合这群人的口味;而猫眼电影作为观众观影的「第一入口」,附带的评分也更接近大众口味。一个最直观的不同是,猫眼的评分普遍要比豆瓣评分高一些。 绝大多数时间里,这两个世界并无交集。但是,如果把这两个平台的评分进行横向比较,会发现「文艺青年」和「大众口味」之间诸多有趣的不同,甚至,我们可以据此换算出两个平台的评分间的换算率。 豆瓣电影Top 250 vs 猫眼电影Top 100 豆瓣创始人阿北介绍过豆瓣电影的评分机制:把豆瓣用户的打分(一到五星换算为零到十分)加起来,再除以打分人数。每过几分钟,程序会自动重跑一遍,以便把最新的分数加进来。 简单得可怕。 ▲ 豆瓣创始人杨勃(阿北) 但这个「一人一票」的打分机制至今都在完美运行,豆瓣电影依然是最有价值的观影参考平台。这主要得益于豆瓣用户群的稳步扩大,以及豆瓣对水军的「非正常打分」的零容忍政策。 最能体现豆瓣用户观影趣味的是「豆瓣电影 Top 250」,这个榜单类似IMDb(互联网电影数据库)的Top 250,目标是从所有电影中选出「最好的250 部」。 ,它比单部电影的评分机制要复杂很多。概括来说,除了评分,这个机制的关键指标有两个:
因此,《肖申克的救赎》比动漫作品《EVA》更值得进入榜单,1957 年的《十二怒汉》依然能高居榜单的第32 名。 ▲《十二怒汉》剧照 猫眼Top 100 榜是和豆瓣250 对应的榜单,它是猫眼的观众认为的最好的100 部电影。 如果将豆瓣250 和猫眼Top 100 做一下对比可以发现:
仅从这两个榜单来看,豆瓣和猫眼只有极其细微的差别。这似乎和我们的印象截然不同。 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其中的玄机,猫眼没有公布过Top 100 榜的算法,在对榜单的介绍中,猫眼对入选的电影加了一个定语「猫眼电影库中的经典影片」,这和豆瓣以全部电影为对象是不同的。 猫眼Top 100 榜的第一名是《霸王别姬》,评分9.5 分,但评分人数只有5900 多人。榜单中的前10 名,从《肖申克的救赎》到《新喜剧之王》,评分人数从500 到5000 不等,这和新电影动辄数万甚至过百万的评分人数形成鲜明的对比。 ▲《霸王别姬》剧照 作为对比,豆瓣250 榜单中的前10 名的评分人数在50 万至130 万之间。 所以,猫眼是先圈定了一部分经典电影,然后在这个范围内根据评分和评分人数选出排名最高的前100 名。它类似猫眼电影的「专业评分」,代表的并不是猫眼观众的趣味。 真正反映豆瓣和猫眼区别的是热映的院线电影的评分。 1 豆瓣分= x 猫眼分? 我选取了2 月27 日广州地区正在院线上映的电影,除去评分人数过少及尚在点映期的电影,共有18 部,在这些电影的评分上,豆瓣和猫眼截然不同。 这18 部电影中,猫眼的评分全部高于豆瓣评分,豆瓣的平均平均为6.5 分,猫眼为8.5 分,平均分差1.9 分。 差距最大的电影是《神探蒲松龄》,猫眼7.8 分,豆瓣4.1 分,差距3.7 分;差距最小的电影是《四个春天》,评分相差0.1 分。 因此,最近热映的电影中,1 豆瓣分≈ 1.3 猫眼分。 不过,这个数据量过小,如果以这个结论套用在其他电影上,很容易产生诸如机器学习中的过拟合现象,泛化性极差。 所以,我选用了「一起拍电影」评出的 2018 年度评分最高的 100 部院线电影,并按照票房做了排序,比较了两个平台不同的评分。 100 部电影,猫眼的平均分是8.1 分,豆瓣的平均分是5.7 分,比值约为1.4。 如果根据票房对这100 部电影进行分层,每个区间也有明显的差别。 当电影的票房小于100 万或大于10 亿时,两个平台的分歧最小,猫眼平均分和豆瓣平均分的比值约为1.2;当票房在1 亿– 5 亿之间时,两个平台的评分差距最大,比值约为1.6。 整体来看,一个比较公允的换算率为:
所以,当你在猫眼看到一部高分电影时,大致可以打7 折换算为豆瓣评分;如果这部电影是10 亿票房的超级大片或排期很少的冷门片,可以放宽为8 折;而如果一部电影引发了一些热度但还不能成为大片,它很正在猫眼和豆瓣上经历截然不同的评分。 电影评分的意义 豆瓣和猫眼其实在2016 年底共同经历过一段至暗时刻。 《中国电影报》一篇《豆瓣、猫眼电影评分面临信用危机,恶评伤害电影产业》的文章,把两个平台推到了风口浪尖,当时上映的三部国产贺岁电影《长城》、《摆渡人》、《铁道飞虎》,被认为普遍评分过低。 ▲《摆渡人》口碑曾引发巨大争议,王家卫的一句「我喜欢」引发了半个娱乐圈转发,但也有人喊出了「我不喜欢」 这个文章引发了很多联想和猜测,甚至有媒体报道说,豆瓣和猫眼都因为「评分过低」而被电影局约谈。 但这些猜测最终都被确认为乌龙,电影局出面辟谣,并没有约谈过这两个平台。人民日报随后的评论文章《中国电影,要有容得下「一星」的肚量》,也作为了此事的最终回应。 这件事还是引起了一些变化:猫眼取消了由影评人、媒体人和电影学者组成评审团打分的「专业评分」,只保留了观众评分,这也是两个世界分裂的开始。 但评分对于电影的意义一直没有改变。 复旦经济学院研究员陈沁2015 年在上海电影节的报告显示,评分可以直接影响票房:周末上映的电影,豆瓣平均评分每高一分,一家电影院就多赚35 万的票房。 虽然电影的上映时间、宣发,甚至水军会对票房造成很大影响,但长期来看,评分影响票房的机制会驱动电影制作者专注于提高电影质量。 ▲ 电影《后来的我们》收获了 13 亿票房,但它被曝出「退票门」的闹剧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2018 年票房前10 的电影,其猫眼平均评分和豆瓣平均评分的比值为1.2。而在2017 年,这个数字为1.32,如果去除引进片的影响,2017 年这个比值更大,为1.4。 票房前10 的电影一般都有接近或超过百万的评分人数,这些看上去差距不大的数字,其实表明了两个世界对国产卖座电影的分歧,正在明显缩小。 今年春节档,沈腾、黄渤这样的演员成了观众、资本、票房共同青睐的对象,流量明星们已经很少出现在大银幕上。 所以,摒弃偏见,更公正地给电影评分,也是想看好电影的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
|
来自: 昵称6247420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