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母为什么对宝钗真心喜欢不起来?

 少读红楼 2020-02-11

宝钗是贾府的座上宾,且她为人处事和王熙凤一样八面玲珑,贾母没事的时候也夸宝钗聪明伶俐,“家里的四个丫头全都不如她”,可是为什么贾母却似乎并没有真正的喜欢她呢?

第一、宝钗常常帮人,可是往往说的比做的多

宝钗因为有眼力见、为人厚道,所以看到别人的为难之处,她常会伸出援助之手,可她帮人办事目的总不会那么简单。还有一点是宝钗也会虎头蛇尾,说的远远没有做的多。

宝钗做的最出风头的一件事便是帮助湘云办螃蟹宴。湘云为了入诗社便对大家说要做东请客,原本这只是一件小事,不过借一借谁的院子,再随便备上一点厨房的吃食就可以,可是宝钗却给湘云说了一通湘云无钱也无法办好这次请客的事宜难处,湘云犯难便委托宝钗全全相助了。

第二天的螃蟹宴办的风生水起,宝钗晚间一句话,第二天薛蟠就准备好了所有的东西,好像不是临时起意,反倒是早就准备好,只差一个合适的时机拿出来而已。

这次螃蟹宴名义上是湘云请客,可大家都知道出钱出力的是宝钗,大家全的是宝钗的情。宝钗这次一石二鸟,不仅从此笼络的湘云的心,还讨好贾府众人。

湘云笑道:“这是宝姐姐帮着我预备的。”贾母道:“我说这个孩子细致,凡事想的妥当。”宝钗的小心思,湘云看不出来,可是贾母却全看在眼里,这样聪明过头的宝钗,让她着实不喜欢。

宝钗知道邢岫烟在大观园生活的艰难,她也曾明言让邢岫烟缺东西了就去找她,可是也未曾见她给予过邢岫烟多少实际的帮助。

宝钗对于惜春画画说的头头是道,而且也表明会极力帮忙,可到最后宝钗说的每一样东西都没有实践,惜春的画到最后也没有完成。

宝钗对人是好,嘴上说着的建议和帮助不少,可她实际做到的却很少,这样的宝钗日子多了也会渐渐失去大家的信任和好感。

第二、宝钗对人对事的冷漠和势利,让贾母心惊

王夫人房里的大丫头金钏儿去世时大家都很伤怀,可宝钗冷却静和理智的可怕。

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是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儿,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这一番话虽是安慰了王夫人,可是宝钗对人骨子里的冷漠也昭然若揭。宝钗出生商贾世家,她为人处事时难免会衡量利弊得失,这虽是人之常情,但宝钗也太过世故了。

刚开始湘云在贾府比较受宠,所以宝钗就和湘云关系很好,甚至让湘云觉得只要有她这样一位亲姐姐,即便没有父母也是没有妨碍的。可是后来宝钗要舍弃湘云的时候却招呼都不说一声。

后来看到黛玉在贾府无法撼动的地位,因此宝钗就主动找黛玉和解。黛玉也是把宝钗当作亲姐姐来对待,可为了成全自己的“金玉良缘”,宝钗愣是不顾黛玉的生死。

宝钗的所作所为也许常人看不明白,可是贾母这样的老江湖怎么会看不到?了解宝钗越深,贾母就对宝钗的心更凉一分,自然也就喜欢不起来了。

第三、宝钗揣测他人喜好,这样的她始终不明白贾母真正的喜好

因为宝钗是客,而且又是到贾府的第一个生日,贾母就打算出二十两银子替她筹办。

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人,喜热闹戏文……吃了饭点戏时,贾母一定先叫宝钗点.宝钗推让一遍,无法,只得点了一折《西游记》贾母自是欢喜,然后便命凤姐点.凤姐亦知贾母喜热闹,更喜谑笑科诨,便点了一出《刘二当衣》,贾母果真更又喜欢。

通过点戏这一个小细节,宝钗和王熙凤谁对贾母更了解自是一目了然。宝钗自以为了解贾母喜欢热闹戏文,可她不知道贾母更喜欢谑笑科诨,因此宝钗点的戏不一定会让贾母真的喜欢。宝钗的做法虽然周全,却始终是不懂贾母的心意。

贾母为宝钗过生日是希望她开心,可是宝钗一却直都是在哄着贾母开心,这样的懂事很难得,却让贾母对她反感,因为就有一点不领情的感觉,好像所有的东西她都不喜欢。

王熙凤对贾母的照顾是孝道,宝钗如果照样做就会有阿谀奉承的嫌疑。贾母身边最不缺的就是这样的人,宝钗并没有做足功课就行事,因此总是吃力不讨好。

宝钗的所作所为也让贾母不好意思,因此最后贾母也刻意淡化为宝钗过生日的意图,只说是带着大家逗乐罢了。“聪明反被聪明误”这话形容宝钗也很贴切了。

注:本文为回答网友提问。

作者:陌游常乐,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