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长应对教师有足够关注

 江山携手 2019-03-01

教育工作可以说是极其繁琐的,教育对象千差万别,教育情境千姿百态,教育内容千变万化,因而教师在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内心深处的苦恼或喜悦,常因得不到适度外泄而变得拘谨甚至冷漠。扪心自问,作为校长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体现以“学生为本”,要关心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要以鼓励教育为主,那么校长给过每个教师足够的关心了吗?

  悉心关注每位教职工

  由于升学和成绩的压力,校长们日常工作中更多关注的是优秀教师群体,因为他们能在一年一度的中考或高考中为学校带来优异的成绩,而好的成绩又能提升学校美誉度。校长关注、重视优秀教师群体并没有错,但是校长不该忽视默默无闻地工作在学校各个角落里的员工,比如很少有表现机会的“副课”教师以及实验员、信息技术员、图书管理员、清洁工、门卫等。

  特别对于工作态度或教学业绩不是很好的教师,校长在了解他们的基本需求、具体困难和内心世界中又做得怎么样呢?对偶尔违规的教师,校长如果不问青红皂白粗暴对待,那么又怎能要求这些教师在对待他们所教的学生时尽到应有的关心和耐心呢?

  因此,作为校长,应该主动关注每个教师,经常与教师在一起聊聊生活,谈谈心,让他们把内心深处的东西吐露出来,从而感受到学校的人文关怀,感受到自己和学校同处在一个共同体中。那么,教师凡事就自然会与校长同喜共忧,同甘共苦,一些所谓的干群之间的鸿沟也会随之被填平。

  用心把握管理方法与批评艺术

  对于一名校长来说,当教师在工作中出现一些失误时,能不能理性处理错误,对教师作出恰当批评是相当重要的。此时,校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着作为领导者的水平。

  批评和表扬都是管理所不可或缺的常用手段,但校长的批评不能鲁莽行事、感情用事,而要讲究艺术和策略。

  批评最忌当众训斥。人无完人,教师也难免会有不当之处,对于教师的缺点和错误,校长点到为止就可以了,千万不能兴师动众、不依不饶,抓住“小辫子”大做文章。切忌将教师当作“私有财产”,看作“劳资关系”,不分场合地当众批评、训斥,这样会让教师觉得伤了自尊,难于下台。有的教师会与校长顶撞,出言不逊;有的教师干脆破罐子破摔,表面虚心接受,背地消极抵抗,“非暴力,不合作”,给校长日后的管理带来诸多不便,更给教育事业带来极大损失。

  精心构筑人文关怀的心灵港湾

  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以学生为本,塑造他们美好的人生,是教育者不懈的追求。可是,要知道,这一切都只能通过教师来完成,用幸福去塑造幸福,用美好去塑造美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任何关爱都必须经过人的传递才显得真切、动人。

  作为学校教育的领导者,校长应牢固树立“教师第一”的观念,致力于培养教师在学校的幸福感,让教师每天能带着尽可能轻松的心情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校长可以注意这样一些细节:

  在难忘的节日里,学校应该为教师送上一束鲜花,或发一条祝贺的短信,或通过邮件发一张节日贺卡;在有限的空间里,腾出一个房间,摆上几张小圆桌,让劳累或心烦的教师到这个港湾稍作休息调整,感受家的温馨;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开展一些活动,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放松心情、锻炼身体。

  学校如果离开了人文精神,教育管理只能停留于物化管理的层次,教育的大厦可能就会坍塌。当然,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作为校长哪怕每天行动一小步,也必将会使教育增添一些人性的光辉。

  (■周井尧     作者系浙江省江山市第二中学校长)

      http://paper./zgjyb/html/2013-06/19/content_97513.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