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莓友都出现烂果多的现象,棚内湿度大、通风不良是大棚草莓烂果的主要诱因。当草莓果实长期在高湿的环境里,极易感染灰霉病、革腐病、终极腐霉烂果病等疾病;除了湿度,施肥不当也是烂果的原因之一。 草莓烂果原因分析1、灰霉病 果实染病多从残留的花瓣或靠近、接触地面的部位开始,也可从早期与病残组织接触的部位侵入,初呈水渍状灰褐色坏死,随后颜色变深, 果实腐烂,表面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 空气干燥时病果呈干腐状。叶柄发病,呈浅褐色坏死、干缩,其上产生稀疏灰霉。 2、革腐病 果实感病时,被害果实呈淡褐色水烫状斑,并且能迅速蔓及全果,病部褪色失去光泽,用手轻捏有皮革状发硬的感觉,湿度大时果面长出白色菌丝。 3、终极腐霉烂果病 贴地或近地面果实容易发病,病部初呈水渍状,熟果病部略褐色后常呈现微紫色,病果软腐略具弹性,果面长满浓密的白色棉状菌丝。 4、氮多田湿 草莓果实部分发黄、发白,呈水渍状,无明显霉层等病征也可能是湿度太大发生的生理障碍。一般氮肥施用过多、土壤湿度过大的草莓田,遇阴雨天多、光照少、叶片蒸腾作用减弱等情况,植株体内氮素和水分含量均偏高,容易出现这样的病果。 疑似湿度过大造成烂果 防治烂果建议水肥管理 草莓健壮了就不容易感病。见光少、氮素营养大、生长速度快的植株,器官表皮薄嫩,病害的发生几率和被害程度就高。 膨果前期施好平衡肥,膨果转色用高钾,采收后用平衡肥,低温结合海藻肥和钙肥,提高草莓抗病性,减小发病几率。 施用微生物菌肥,通过增加土壤有益菌的数量,抑制或杀死有害菌,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增强草莓植株抵抗力。 适当喷施钙肥、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有利于抑制对氮肥的吸收,而且有提高果实品质和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 阴雨天严禁浇水,冬季选择晴天上午浇水,浇水后加大放风量。 清除病果、烂枝叶 一旦病斑长霉层及时摘除装入塑料袋拿出棚外,否则风一吹病原孢子会传到全园,枯萎的花瓣看到了也及时清理掉,减少传染源。 及时通风降湿 中午合适的时间进行通风,及时降低大棚湿度对减小病害发生有很大帮助。现在温度比较低,建议在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通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上午9点左右应放风10~20 min排除棚内湿气。 及时用药 灰霉:凯泽、嘧霉胺、腐霉利【灰霉参考用药】 革腐病&终极腐霉烂果病:霜霉威盐酸盐、烯酰吗啉、吡唑·代森联 几种病害经常混合发生, 交叉感染,因此用药时可复配用药,打药一定要打透,满田喷洒、不留死角。 当植株发病严重,导致叶柄、花柄腐烂时,应重点喷施发病株。 参考: 氮多田湿草莓易烂果 于丹 大棚草莓烂果原因及防治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