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首家胸痛中心株洲“全市模式”启动

 孟溪ProbeT连山 2019-03-01

施行“三全三同”管理,实现区域协同救治

湖南首家胸痛中心株洲“全市模式”启动

  长沙晚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湖南首家胸痛中心株洲“全市模式”近日在株洲启动。活动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湖南省及株洲市卫生健康委、阿斯利康三方携手为市民打造“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全程管理”的胸痛救治体系,施行院前院内协同、科室之间协同、医院之间协同,目的在于通过该模式的全覆盖,降低心梗患者死亡率,确保患者在发生心梗的第一时间获得有效救治。

  “全市模式”建设惠及更多患者

  据了解,目前我国现有2.9亿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在所有疾病死亡的概率中,农村占45%,城市占42%,且死亡率逐步上升,我国一年有4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每天超过1万人。在所有类别致死原因中,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居首位,远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的致死率。在过去的急救中,心肌梗死70%死于院外,能到医院的不到三分之一,患者在就诊、转运、诊断、启动救治等环节都存在延误现象,耽误了宝贵的救治时间,使患者救治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胸痛中心的建设,可有效缩短早期救治时间,是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成功率中的关键一环。

  目前,全国已有784家医院通过了胸痛中心的认证,注册在建的胸痛中心数超过3700家。在湖南省内,共有137家医院参与建设胸痛中心,其中16家通过认证。“目前株洲市有12家医院发起建设,6家通过认证,认证通过率遥遥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胸痛中心‘全市模式’在株洲启动的缘由。”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李世忠表示,“全市模式”的建设将惠及更多患者。

  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助力心梗救治

  胸痛中心“全市模式”,是在全市范围内组织符合条件的医院全面建设胸痛中心,将全市的胸痛中心、院前急救机构和各级医疗机构全面对接,以胸痛中心和急救体系为纽带,覆盖全市,借助物联网信息化,打通学科合作壁垒,普及市民急救知识,实现预防、急救、治疗、康复相结合的全病程管理体系。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霍勇教授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患者只需拨打“120”急救电话,即可获得统筹协调全市的医疗急救服务,接受统一诊疗标准的救治,为胸痛患者争取更多时间。

  株洲“全市模式”启动现场,还为患者提供了免费的心梗急救“一包药”。心梗患者在确诊后可在第一时间接受药物治疗,把救治时间至少提前半小时,把“患者等药”变“药等患者”,跳过“挂号-缴费-取药”环节,无缝衔接送患者进导管室进行介入治疗,进一步缩短急救时间,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