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注意!此药“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hercules028 2019-03-01


药学硕士

你们知道嘛,在中国,传统中药和各类保健品才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主要原因。

而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患病年龄,集中在我们爸妈的年龄段。

根据《中国大陆药物性肝损伤发病率及病因学》中的数据,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人群中,40岁以上的患者占了65.88%之多。

中草药纯天然,但是可能有危害

能引起肝损害的各类药多达数百种,包括了化学药物、中成药和中草药,其中,中草药引起肝损害的发病率甚至达到药源性肝病的32.6%。

根据对2011-2018年的CNKI数据库中文献的分析来看,12547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中药所致者占比也是高达21.85%。

是的,中药并不比西药更安全。

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天然的、固有属性。中药西药都会有,避不开的。

因为药物的作用是多途径的,分布在多器官的或者说全身的,而药物的不良反应不仅与药物本身有关,还与用药者体质、药物敏感性及并用药品等有关。  

不良反应不明代表着不良反应未知

可能你们会认为,西药/化学药物上面都写了xx毒性,xx不良者慎用,可能会产生xxx,但是中成药没有写啊,没写不就代表没有嘛?

中成药的没有写不良反应,仅仅是代表“不知道它是不是有不良反应”。

化学药物写的比较详细,它在上市生产前,经过了严格、科学、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光临床试验就分为四期,还要在新药上市后对其进行监测。

所以化学药物的成分、作用、含量、辅料、可能的杂质都比较明了。

因此我们能明确它的成分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可能会对哪些器官产生影响,知道什么人群不适合用,也知道什么人群在慎重考虑和密切监测下可以用,同时还知道用药之后该怎么监测,以便更好的防范风险。

传统中药应用年代久远,很多品种在厂家制作上市之前未经相关实验和试验,没有相关的数据支持。

《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内容书写要求及撰写指导原则》指出:

中成药关于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试验、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等五个方面都可以以尚不明确、尚无信息或不列此项。

而临床试验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既然国家都在指导原则中明确规定了可以尚不明确,自然很多厂家都不愿意来花这个钱来做这件“做与不做都可以”的事情了。

而这不但导致了患者和非中医背景医生对相关不良反应的不了解,也导致了中药很难走出国门,被世界接受。

中国人曾经是吃过亏的

新世纪初曾发生过“龙胆泻肝丸事件”,导致大批患者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因为古籍的记载的木通,并非可导致肝癌和马兜铃酸肾病的马兜铃科关木通。而那个年代对基源品种的认识并不清晰,审查也不到位。

由于不同中药的基源品种不同所含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和毒性成分也有所差异。

何首乌是中医“九大仙草”之一。

而经过现代医学的研究发现,何首乌会造成肝损伤。

因为古人是九蒸九晒来炮制何首乌的,而现代遵循《药典》方法来炮制,大大简化了步骤。

何首乌生熟异治和性质的改变,全在“如法炮制”这四个字上,如果时间和步骤不足够,何首乌的毒性自然无法除去。

更何况很多人买来何首乌,是自己在家自行炖煮,更会导致毒性反应。

肝损伤会发生在……

1. 各种中药材联用:

我们很多情况下都是数药并用。这可能会改变肝药酶、药物受体性质等引起药动学和药效学的改变, 进而引起肝损伤。

2. 长期服用中成药

诸多中成药存在说明书不明确的情况,服药时间过长、剂量过大、多药物联用 、方证不对应等因素,也会造成肝脏和其他器官的损伤。

3. 中西药保健品

面对医生时候一定要把所有吃过的药物都告诉医生,包括西药、中药、保健品乃至于什么清脂茶等,很多所谓“祖传秘方”以及各种民间流传的治慢病的方子,都是导致肝衰的病因。

4. 肿瘤、风湿病、皮肤病是重灾区

治疗肿瘤、风湿病、皮肤病的中药往往容易出现肝毒性,这些都是在平时用药服药中容易忽视的。

我相信,各位对于这类不良反应不明的药物的危害一定有所了解,但是我们父母由于获得信息的局限性,依然坚信中药材是无毒、无害的。

告诉爸妈,为了身体健康,慎用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的药物。

参考文献:

[1] 施维群 . 天然药物与肝损害,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4:199-200

[2] 赵丽艳, 赵忠鹏, 程艳芹等. 中草药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中国疗养医学,2019,28(1):48-50

[3] LIN L, NI B, LIN H, et al. Traditional usages, botany, phyto-chemistry,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of 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5(159): 158-183.

[4] LIN L, LIN H, ZHANG M, et al. A novel method to analyze hepatotoxic components in Polygonum multiflorum using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5(299): 249-259

[5] 赵明宇. 何首乌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北方药学,2018,15(3):192-19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