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大钊 来源丨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2月19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发布警示,呼吁消费者对市面上声称输注年轻人血浆可以防治正常衰老、记忆丧失等各种病症的说法,要保持警惕和谨慎的态度。 图1:FDA针对血浆输注疗法发布声明 目前,美国有许多机构正在向个人提供年轻人血浆输注的服务,每次输注的费用高达数千美元。(小编内心os:还是你们有钱人会玩。) 他们声称,通过输注年轻人的血浆可以预防衰老或记忆丧失等病症,可用于治疗痴呆症、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阿尔茨海默病、心脏病、创伤性应激障碍等疾病。 通过输注年轻人的血浆抗衰老曾一度在各大新闻平台刷屏,且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得到了“连体共生”研究的启发。 所谓的连体共生研究,是将年迈和年轻动物的血液循环系统连接起来,从而使它们的血液相互混合。这项手术最早可以追溯到1860年。新的连体共生研究表明,年轻血液能让衰老的小鼠重新焕发活力,并被证明对肌肉、心脏、大脑和其他器官都会产生有益效果。 在此基础上,2013年《细胞》杂志发布了新的研究成果,年轻小鼠血液中一种名为GDF11的蛋白质生长因子能让年迈老鼠的肌肉力量增强,老化的大脑得到修复[1]。这一度被视为重要的研究突破。 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下,美国的一些创业公司开始宣称找到了对抗衰老的答案,那就是输注年轻人的血浆。仅需花费8000美金,就可以拥有一次变得更年轻的机会。(小编内心os:...仅...仅需?确认不是这笔钱产生了心理安慰效果吗?) 然而不得不提的是,并非所有动物研究都显示出相同的结果。2015年发表于《Cell Metabolism》的一项研究显示,随着年龄增大,小鼠体内GDF11的含量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增加了,且抑制了骨骼肌的再生[2]。这与此前的研究相矛盾。 FDA指出,这些治疗中涉及了较大的输血量,可能造成感染、过敏、呼吸和心血管等风险增加。 具体来说,即使针对各种不同的感染因子进行了筛选,血液产品中仍可能含有感染因子的残余风险;输注血浆有时伴有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荨麻疹和气道阻塞;此外,输注血浆有时还会引起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在一些个体中,特别是那些先前存在心脏病的个体中,输注血浆会导致循环系统过载,导致身体肿胀和呼吸困难。 目前为止,FDA尚未批准将血浆输注治疗用于治疗正常衰老或记忆丧失等疾病,也没有任何良好对照的研究显示,青年血液捐赠者的血浆有足够的临床益处,并且已知这种疗法存在相关的安全风险。因此,除了FDA认可的适应症之外,向患者输注血浆的操作应由获得FDA新药临床试验IND申请的、合规的研究者或组织进行。 FDA局长Scott Gottlieb和该机构生物制品评估与研究中心主任Peter Marks表示,“简而言之,我们担心一些患者正在被不道德的行为者怂恿,将年轻捐赠者的血浆作为不必要的治疗和补救措施[3]。” 参考文献: [1]Sinha, M., et al., Restoring Systemic GDF11 Levels Reverses Age-Related Dysfunction in Mouse Skeletal Muscle. Science, 2014. 344(6184): p. 649-652. [2]Egerman, M.A., et al., GDF11 Increases with Age and Inhibits Skeletal Muscle Regeneration. Cell Metabolism, 2015. 22(1): p. 164-174. [3]https://www./NewsEvents/Newsroom/PressAnnouncements/ucm631568.htm - 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