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赏梅高峰期。如何展现梅花的质感,展示梅花更多细节,使自己镜前的梅花,变得虚实有度,意境不俗,相信也是众多摄影爱好者疑虑的问题。本文为大家介绍一系列拍摄技法,希望能让您在拍摄梅花时得心应手。 拍摄梅花也好,拍摄其它花卉也罢,最常用的拍摄方法就是利用大光圈虚化背景、前景。通过虚化效果可以突出主体,让背景变得更干净;如果配合光线还会形成一种梦幻效果,所以常用到大光圈镜头或中长焦镜头。 对于微距摄影中的使用大光圈虚化背景时,建议大家使用手动对焦模式。因为此时的焦点稍有偏差就会对图片产生很大影响。 我们在拍摄梅花的过程中,必须在现有自然光源的基础上,调动所有可以利用的光影资源,使自己的拍摄条件得到改善。 顺光时,要注意色彩上、层次上有特点的枝干和花朵。避免因为顺光而导致画面平淡。逆光、侧逆光时,突出表现梅花质感。如果摄影作品是有生命的,那么,光影就是这个生命躯壳中的灵魂。 找到背景确实较暗的场景,然后使用点测光,并对准梅花亮部进行测光,拍摄后就会出现暗调的图片,如果觉得背景不够黑,就再减小点曝光补偿,但切记不要让梅花欠曝。 还有种方法就是自己带块黑布,放在后面当背景,或者使用闪光灯为梅花打光,然后提高快门速度,以此压暗背景。 黑色背景可以增加对比,突出主体,但是拍摄下图这种白背景的图片也别有一番滋味。 首先您需要寻找一个逆光环境,以天空为背景,这样天空过曝是白色。
这张图片通过选择一个合适的机位,正好前景有几绺梅花,然后通过大光圈虚化前景后进行拍摄。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使用多重曝光功能,也能达到这种效果。 梅花花瓣、花蕾,各具姿态,猛的一看好像什么都可以入画,而在实际拍摄时却发现花小枝繁,很难表现,所以需要细心观察。
对于摄影初学者,模仿拍摄会让摄影水平迅速提高,所以熟知基本构图方式是有必要的。 上图采用极简构图、斜线构图以及黄金风格构图。画面简洁,主体突出。此种图片的难度主要在于纯色背景的寻找和制造。
三角构图表现梅树枝干奇曲的特点,梅花的分布则位于黄金分割点;在拍摄时可多多留意那些形状怪齐的枝干。 调整合适的角度进行错位构图拍摄。 从左上角一点出发的斜线构图,使图片有一种逐渐延伸的张力。 上图就是通过虚实和形态变化来突出主体。主体是开放的梅花,采用正面拍摄,配合虚化,巧妙的将主体凸显出来。 在拍摄时也可以利用树干的线条美来拍摄景别稍大一些的梅花图片。 “留白”,是梅花摄影中一个较好的构图方法。就是作为被摄主体的梅花,只占据画面中的部分幅面,而有意地空白出相应的画面空间。从而使眼前的场景,显得干净有序,更给视图者以自由的遐想空间。 根据梅树枝干的自然延伸,充分利用其委婉的曲线进行构图。如果您镜头的焦距够长,就充分利用长焦镜头对画面的裁切能力,尝试一次大胆的开放式构图,使梅花主体与陪体之间产生呼应。
在本文中曾提及构图时的“留白”,而此图则正是用诗词歌赋来填补这些“空白”。当然,PS后期只是为了画龙点睛,我们必须明白,拍摄前期才是至关重要。 色调的选择往往决定了图片所传达的情感。暖色调会让人有温馨、古朴、开放、平缓、慵懒的感觉;而冷色调则会给人一种高冷、冷清、神秘之美。 上图是冷色调表达,在拍摄这种图片时,需要手动降低色温数值,让图片呈现冷调。中国的梅花文化倾向于冰清玉洁的高冷范儿,而冷色调更适合传播这种高冷、神秘的情感。 除了冷色调当然还有采用暖色调进行拍摄梅花。上图夕阳下的梅花也充满暖意,哪怕是冬日的残阳。适当提高饱和度,调高色温,减低对比度就会使梅花有一种古朴气息。 除了典型的冷暖色调,还可以拍摄这种低饱和色调的图片。将饱和度调低,适当降低色温和对比度,当然适当的后期也是不可少的。 利用古建筑的屋檐作为陪体。梅花作为在国内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花卉,使用古建筑作为陪体往往能令图片充满文化感。
经过对器材、光线、构图、色调、陪体等几方面来讲解梅花拍摄技法,您是否有所收获呢?希望这其中有一部分可以开拓您的拍摄思路。 源自:上海摄影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