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晋王朝早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昵称21878354 2019-03-02
              作者:郭知熠
  
  
  司马炎篡魏后,建立晋朝, 史称西晋。但这个西晋王朝只经历了短短的几十年就被灭掉了。郭知熠今天来考察一下为什么西晋会这么快就灭亡这样一个历史问题。
  
  郭知熠在讨论古代分封制与郡县制究竟孰优孰劣这个问题时曾经提到过西晋的灭亡。其实,因为唐柳宗元在他那篇闻名于世但实属平庸的文章《封建论》中,将西晋的灭亡归结于晋武帝司马炎所实行的所谓“分封制”。 那么,对于西晋灭亡之原因的考察就成了郭知熠要反驳柳宗元的必经之途。
  
  在“唐人柳宗元的《封建论》究竟错在哪里?”这篇文章中,郭知熠先生其实就这个问题已经完全驳倒了柳宗元。这个反驳之逻辑并不难懂,我们有必要在这里复述一下:
  
  柳宗元认为西晋尽管实行了“分封制”,但西晋仍然短命。换句话说,柳宗元认为西晋早夭的原因在于分封制。由此,柳宗元是要推导出实行了分封制的国家其寿命也可能非常短。
  
  郭知熠的反驳逻辑就在于,西晋根本就没有实行真正的分封制, 它实质上所实行的是一种“伪分封”。如果西晋没有实行真正的分封制,那么,从西晋短命的事实就无法推出分封制的王朝也可能短命这样一个结论。
  
  我想这个反驳已经清楚了。至于为什么说西晋的分封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分封制, 我们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首先来看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分封制下设置诸侯国的主要目的在于拱卫京师。分封的诸侯国的国君是世袭的,这些诸侯国对中央形成一个保护层。为了能够达到拱卫京师的目的,各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军队。这些军队由诸侯国君调遣。
  
  司马炎在晋初分封同姓王时,共封了二十七个同姓王。 但这些同姓王所属的诸侯国却只能有极少的军队。按照规定,大国的军队只能有五千人,次国的军队只能有三千人,而小国的军队就更少,只能有一千五百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军队对于自己的诸侯国都无法保护,更谈不上什么拱卫京师了。因此,这就是为什么郭知熠说西晋的分封是“伪分封”的原因。
  
  这个分封是完全名不副实的。而且各个同姓王根本就不“就国”,他们有些呆在京师,在京中任职。有些统领军事,“如汝南王亮,武帝时为大都督,督豫州诸军事,镇许昌;楚王玮,太康末,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南将军;赵王伦,元康初迁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镇关中;齐王冏,是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镇许昌;成都王颖;惠帝时为镇北大将军,镇邺;河间王颙,为平西将军,镇关中”(《中国通史》第五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些同姓王甚至以回到诸侯国为耻辱。这些都是发生“八王之乱”的根本原因。
  
  我想读者诸君已经清楚了为什么说西晋的分封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封,而是彻头彻尾的“伪分封”。
  
  郭知熠在下面还要说明:这个“伪分封”体制不仅不如真正的分封制,甚至不如郡县制。从本质的意义上说,它还是郡县制,而且是最坏的郡县制。
  
  首先,这个体制从根本的意义上还是郡县制, 是中央集权制。诸侯国是名存实亡的。既没有军队,又没有财政权,说到底,这些诸侯国根本就没有丝毫的独立性。所以,除了名义上的分封及诸侯国外,这是不折不扣的中央集权。
  
  但这个意义上的中央集权比郡县制更坏。这是因为朝中大权完全由司马家族所牢牢地控制住。不仅治理国家的能臣无法产生,带领军队的能将也无法产生。而且,这样一来,每个同姓王都以为自己有资格来作皇帝,或者来控制皇帝,从而造成天下大乱。所谓的“八王之乱”就是如此产生的。
  
  而如果是分封制, 不仅朝中的大臣可以任用贤才,而且各个诸侯国的大臣也可以任用贤才。即使是郡县制,朝中的大臣也可以选用贤才。而在西晋的体制中,朝中的主要大臣和军队中的主要将领只能是司马家族中的成员,这个可选择的范围是如此地窄小,难怪西晋被弄得乌烟瘴气了。
  
  为什么司马炎要采用这个非常奇怪的体制呢?
  
  这是因为魏国灭亡的教训。魏国的灭亡,在司马炎看来,是因为曹魏的皇族的力量太小的缘故。我们知道,曹魏也大封同姓王。由此,我们看出曹魏的分封制更加不着边际, 更加不是真正的分封制。据说,曹魏的分封王甚至没有基本的自由,他们的活动都受到种种的限制,以至于他们羡慕平民的生活。
  
  所以,司马炎要大大地加强皇族的力量。郭知熠认为,他的努力方向是正确的,但方法却是完全错误的。他应该实行真正的分封制,让各个诸侯国拥有军队,让各个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让各个同姓诸侯王“就国”。 而不是让他们控制中央的行政权,控制中央的武装力量, 以至于最后乱国。
  
  综上所述,西晋王朝早夭的原因根本不是什么分封制,而是司马炎所实施的“伪分封制”, 这个“伪分封制”在本质上是中央集权制,而且是最坏的中央集权制。
  
  
  
  
  
  写于2011年4月03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