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朵花的美丽在于它曾经凋谢过

 浮生非梦 2019-03-02

图/波兰女摄影师Corpus Vertebrae

她说没有痛苦就没有创造

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

一朵花的美丽在于它曾经凋谢过。

我们绝不应该让恐惧或别人的期望划定我们命运的边界。你无法改变你的命运,但你可以挑战它。

如果我能向死而生,承认并且直面死亡,我就能摆脱对死亡的焦虑和生活的琐碎。只有这样,我才能自由地做自己。

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

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是幸福,毋宁是不幸才是好的教师,因为,生存是在深渊的孤独里。

人安静地生活,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觉到诗意的生活。

——海德格尔

图/波兰女摄影师Corpus Vertebrae

她说没有痛苦就没有创造

—海德格尔:死亡是最本己的可能性

作者:孙胜杰

【一

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有可能除了维特根斯坦之外);他也是最名不副实获得“哲学家”称号的人(有可能除了黑格尔之外)。一个如此伟大的人,有一次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讲到亚里士多德的生平时仅简单地说:“他生出来,他工作,他死了。”其实,现在我们讲起他,也差不多。

马丁·海德格尔,1889年出生于德国西南部,除了在马堡待过5年之外,一生都在西南生活、工作,1976年5月26日在那里去世。然而这个只固守一隅,在这整整87年里,他的思想让整个哲学界为之震动。他的生活经历和他的思想历程是一样的,因为他无时无刻不活在自己的思想中。所以,如果要写他的传记,其实只能是一部哲学传记,阐明他思想的来源及发展。

海拔1150米,在南黑森林一片开阔的高地的陡坡上,有一座小小的滑雪屋。小屋的地基宽6米、长7米,低矮的屋顶下面分出三个房间:厨房,卧室和书房。在对面同样陡的坡地上以及两坡间狭窄的谷地里,稀稀疏疏地散落着屋檐极力向外凸起的农舍。蔚蓝的天空中,时常有苍鹰在明媚的阳光下翱翔,天空下面,是连绵起伏的高山,周围的草原和牧场一直延伸到长满杉树的森林,古老、高耸入云、色彩幽深。

这就是海德格尔工作和思想的世界。在冬天的深夜,猛烈的暴风雪铺天盖地袭来,在小屋周围打着旋儿怒号,然后,哲学的高潮就到来了。然后,哲学的追问不可避免地变得简洁而又本质。对任何思想的钻研都不可能不坚韧和不尖锐,语言风格也像耸立的松树抵抗着风暴那样挺拔。对于死亡,他在他的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1927年)中赋予生存论——本体论的意义,这本书被誉为“存在主义哲学的圣经”。

二】

叔本华曾经说,死亡的困扰是每一种哲学的源头。这句话至少对于海德格尔哲学是适用的。

当然,每一种试图对人生作总体思考的哲学都不能回避这个问题:既然人生的必然结局是死亡,那么人生的意义何在呢?事实上古往今来许多哲学家都在试图寻找一个答案。

但是,以往的哲学家大多是在伦理学范围内思考死亡问题的。海德格尔的特点是,死亡问题对于他具有了一种本体论的意义。

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西方传统哲学中“存在”这个概念,实质上指的是只是“存在者”,就是事物,但真正的“存在”应该是“人的存在”即“此在”。海德格尔认为,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是死亡,任何人都不能逃脱一死,而“死总只是自己的死”。这样,死就向个人启示了他的存在的根基——虚无。以虚无为根基,也就是毫无根基。

他在《形而上学是什么?》(1929年)一文中说,虚无“原始地属于本质本身”,有限的“有”只有嵌入“无”中的境界才能显示自身。如果说形而上学就是超出存在物之上的追问,以求对存在物整体获得理解,那么,追问“无”的问题就属于这种情况。虚无是一切存在物背后的真正本体。

死比生更根本,无比有更根本,只有以死亡和虚无为根本的背景,才能阐明人生的哲学问题。这一主导思想支配着海德格尔,决定了他的哲学具有至深的悲观主义性质。

但是,悲观不等于颓废,海德格尔试图赋予他的悲观哲学一种严肃的格调,从对死亡问题的思考中发掘出一种积极的意义。他提出了“为死而在”的中心命题。

在海德格尔看来,死还是一种有独特启示意义的积极力量。关键在于,“死是此在的最本己的可能性”。他强调死亡的个体性、属我性和不可替代性,“死亡总是自己的死亡”,你试图体验别人的死,而你体验到的却是你自己的死。你死了,太阳照旧升起,世界依然存在,而你却永远地离开了,死使你失去的东西恰恰是你独一无二的真正的存在。如果能悟到这一点,你会发现,你沉沦在世界和人们之中有多么无稽。所以,“真正的为死而在”就是要“先行到死中去”,由“我自己的死”来充分鲜明地意识到“我自己的在”,这样才能让自己保持自己的个体性,让自己从日常沉沦的状态中超脱出来。

西方哲学始终苦苦追寻的是人类的理性活动,用的也都是让人难以理解的本质、表象、主体、客体这样的词汇,而在海德格尔那里,第一次把“死亡”、“畏惧”带到哲学语言的心脏地带,使用的词汇是闲言、烦、无聊、好奇、人云亦云、沉沦、良知、畏、向死而生、决断……在哲学家看来是根本不入流的日常用语,他揭示了无论普通人还是圣人其实都是生活在日常状态中,就像禅宗的“运水搬柴,即是菩提”。所以这位名扬四海的思想家总是穿着农民的粗布衣裳上课,冬天的时候,他总是拖着雪橇一身寒气地走进教室,身上的冷气让人精神振奋,更让昏昏欲睡的思想王国变得清醒。

本来要当牧师的海德格尔1918年从军队退役之后,来到弗赖堡,担任了这所大学的无俸讲师和胡塞尔的助教。令人炫目的智慧和洞见使他声名鹊起。关于亚里士多德、圣保罗、圣奥古斯丁、现象学、日常经验世界和人类的演讲,为他赢得了哲学界“无冕之王”(阿伦特语)的美誉。

【三

1923年他搬到了马尔堡大学做副教授,他的思想标新立异,一时间成为这所大学的风云人物。他被他的学生们称为来自“教堂的小巫师”,外观、表情深不可测,加上目光低垂,不时射出飞快的一瞥以审度局面。他总是有意识地拉开与学生的距离,以保持自己的神秘感,加强人们对他的敬畏和崇敬,他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和吸引力,阿伦特被吸引到他身边一点也不奇怪。

1924年的深秋,阿伦特带着对知识的渴望,也带着对海德格尔神秘的哲学思想的憧憬,来到马堡大学,选修了海德格尔的课。很快她就完全被这位“思想王国里的神秘国王”的魅力俘获了,从此在海德格尔教授眼里也出现了一位短头发、大眼睛的犹太美少女。那年,他35岁,她18岁。

1925年2月初,下着蒙蒙细雨的一天,在海德格尔的邀请下,阿伦特来到导师的办公室。海德格尔细心地帮她脱下雨衣,看到了一个少女的腼腆和羞涩。海德格尔以他的健谈,打破了两人之间的尴尬,他兴致高昂地讲着他的哲学、宗教、家庭、社会、兴趣、爱好……而她只是用几乎听不到的微弱声音说着简单的“是”与“不是”。她深深地感受到了他的那种不可抗拒的巫师般的魔力,年轻的阿伦特需要爱,需要呵护和引导。

汉娜·阿伦特出生在德国科尼希贝格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7岁那年,阿伦特的父亲死于梅毒。她崇敬母亲,但母亲频繁外出,不是去疗养就是去看朋友。每次母亲走后,小阿伦特就会陷入无尽的等待、无穷的寂寞和无限的恐惧中,生怕妈妈也一去不回。13岁时,母亲重新走入婚姻的殿堂,这对阿伦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此后与她分享母亲爱的不仅有一个陌生男人还有那个男人带来的两个姐姐,汉娜讨厌他们,但妈妈很喜欢。童年时的阿伦特感到若有所失、孤独无助、无人护佑,这个世界让她不知所措,但在别人面前她总是面带微笑,无比勇敢的样子,这让她筋疲力尽。所以她把海德格尔当做爱人、朋友、导师和保护神,向他诉说她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恐惧,诉说她的惶惶不安和脆弱。而海德格尔在与汉娜相遇后,他那套已经建立起的自我存在秩序破碎了,他从一个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所在”被带了出来,继而破坏了他曾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受尊敬的社会与学术圈子的基本规则。

几天后,他以“亲爱的阿伦特小姐”作抬头,写下了一封充满激情的信,正当她受宠若惊时,第二封以“亲爱的汉娜”抬头的信随后赶到,这一次她放弃了羞涩,勇敢地作出了心灵的回应。很快,位于大学附近一座阁楼上的阿伦特寝室里,两人开始甜蜜的热恋。

但对于已有家庭且更在乎个人名誉的海德格尔来说,和阿伦特在一起的浪漫和激情只能在黑暗中存在,根本无法像一般情侣那样让恋爱在美丽的校园绽放。社会的道德、世俗的名誉与家庭的责任,都让他在这段甜蜜的爱恋中小心翼翼,他也知道如何把握尺度,知道什么时候适可而止。

海德格尔规定:他们之间的情书都要用密码来写;约会必须秘密接头,她不能迟到半秒钟;相约信号也极为严格,窗子敞开表示有机会,开着门暗示有危险;开几下灯表示无人,关几下灯表示有人……他和她在小木屋里频繁地交往着,他要求她隐忍,她默默地接受;他在说,她在听;他要她来,她来;他要她走,她走。她就顺从这些苛刻的安排,甚至在最狂热的爱中,她也不向他提出任何要求。这期间,他灵感喷发,写出了让他闻名世界的著作——《存在与时间》。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也没有不散的情人。3年后的1928年6月,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出版,马堡大学聘请他为正教授。他曾把《存在与时间》的写作归功于阿伦特的激情,而这本书带来的成功也终结了他与阿伦特的恋情。事业、名誉永远是第一位的,他不会为了爱情而耽误他的写作生涯和世俗成功。

他用一封信打发了她。

阿伦特毫无怨言地离开了,即使再痛苦再失望,生活还得继续走下去。汉娜离开马堡,来到海德堡,师从雅斯贝尔斯攻读博士学位,但她根本无法摆脱海德格尔。在求学期间,只要海德格尔想见,汉娜·阿伦特就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不顾一切地去和他约会。

20世纪20年代的海德堡是一个政治气息淡薄而学术氛围浓厚的城市。如果说阿伦特在马堡遇上了她所崇拜的天才海德格尔,那么她在海德堡则找到了真正的精神导师雅斯贝尔斯。在雅斯贝尔斯这里,阿伦特学到了在此之前所不知道的一种人生态度,即彻底的理性和坦诚。以前,阿伦特不愿与人交往,总是刻意疏远人,现在她决定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用一颗坦诚的心去与人交往,所以,她总是游刃有余地和任何人打交道。

1928年,她完成了博士论文的写作,在这篇名为《奥古斯丁爱的概念——一种哲学的阐释的尝试》的博士论文中,汉娜倾注了很多个人情感,她总是寻找她与海德格尔感情中所缺乏的部分。此时,阿伦特22岁。

纳粹上台后,1933年4月21日,海德格尔当选为弗赖堡大学的校长,很快加入了纳粹党,帮助迫害犹太人,过着无比风光的生活。而此时的阿伦特在困苦中流亡着,因为对于犹太人而言,当时的生活意味着无尽的磨难和恐惧,生存环境空前恶化。排犹反犹思潮的泛滥,流亡、漂泊的生活,激发了阿伦特对政治的兴趣。

1936年,流亡巴黎的阿伦特结识了海因里希·布鲁希尔,共同落难在集中营中,在这里,他们结了婚。直到此时,阿伦特才真正从心理上走出了海德格尔的阴影——从感情上也从政治上,这足足用了10年的时间。她将海德格尔的爱当做珍贵的礼物深藏心中,而跟布鲁希尔共享尘世的爱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德格尔因为参加纳粹被监控、被软禁、被打击,无人理睬无人承认,他几乎发疯。而此时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出版,轰动欧洲,纳粹主义、集中营、极权,经历多了,思想的光芒就无限耀眼,这个活在海德格尔阴影下的小女孩终于独立了,但阿伦特仍然谨小慎微,她怕自己的名声超过老师,怕海德格尔生气。为了使海德格尔觉得她永远是他的学生,还是像当年那样崇拜他、依赖他,她假装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只懂一点,除非说到他作品的翻译……“我是真的愿意这样做的,真的,我愿意。”

1950年1月,名扬四海的阿伦特以美国人的身份来德国访问,她首次回到令她伤心的马堡,他们在旅馆中相见了。虽然此时的海德格尔落魄、无助,但她还是激动不已。不管曾经有过多少怨恨,当服务员说出他的名字时,她突然觉得时间骤然停止了。

时间真的在这一刻停止了——岁月与苦难,战争与政治,这些在阿伦特看来都不如她曾经的恋情、曾经的爱重要。当他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向她诉说自己内心的委屈、苦恼时,她终于得到了她需要的东西:海格德尔对她的需要。

4年的秘密相守,18年的分道扬镳。从这一天起,阿伦特静静地选择了原谅,再次为了他没有什么不愿意做。次日,阿伦特给海德格尔写下了这样的便笺:这个晚上和这个早上,将得到我整个生命的确认。我很高兴有机会把我们早年的相遇视为一种永恒的东西。

从此,她四处奔走,拍卖他的《存在与时间》手稿,甚至亲自到大学讲解他的哲学思想。阿伦特是对责任、罪恶之类有深刻见解的思想家,但在揭发极权体制、拯救犹太遗产的同时,她始终护卫着海德格尔,不是一般地基于人情的宽宥,也不是相信天才在政治上有豁免权,而是无视事实地为他辩护,像母亲对儿子的呵护。

所有人都不理解高度理性、独立坚强的阿伦特这样无条件服从海德格尔,究竟意味着什么?其实她曾努力让自己对海德格尔进行清算,但她的思想理念刚触碰到海德格尔这个具体人的时候,就再也没有力量了,她的爱超越了对他的恨,她的强烈感情消融了这块巨大的冰砖,她有心胸来包容他的巨大过失,她有力量来原谅他的极度自私,条件只有一个:她爱他。

盟军解放德国以后,海德格尔因其与纳粹的牵连被禁止授课,直到1951年解禁。解禁后不久,他就退休了。不过他仍作为名誉教授在大学授课和领导研究班,开始平静地生活度日。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阿伦特常常来看望他,此时的海德格尔越来越真切地感激她的理解和关怀。1970年以后,风烛残年的海德格尔终于在他的书信中,流露出一丝情人间应有的温情和体贴。1975年12月,阿伦特逝世;5个月后,海德格尔逝世。

海德格尔获得了阿伦特丰饶的爱,这是海德格尔的幸运,但他却误用和辜负了这个幸运。感情的世界虽然说不清谁对谁错,但天平沉下去的那一端的分量永远是重的。

【注】:本文选自孙胜杰《向死而生:哲学大师的死亡笔记》


作者:孙胜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