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先帖木儿是汉人

 哲齐66 2019-03-02

连达画古建


近日一直在家努力写《寻访山西古庙——晋中、晋北篇》的文稿,边写边研究,感觉有所收获。

恰巧昨晚某君在微信群中提到了山西省阳曲县帖木儿塔,说这个塔的主人也先帖木儿“大元的掘墓人,几十万元军折损在他高超的指挥里。”,我查找了一下,他所说的这个也先贴木儿事迹如下:

我前几天也刚刚写到了阳曲县帖木儿塔的段落,并结合实地勘察和所拍摄照片大致理出了个头绪,因此确认塔主人也先帖木儿并非上面那个草包将军。

但,阳曲县帖木儿塔也先帖木儿是汉人

从阳曲县向东北方进入山区,大约30公里后到达了群山环抱之中的杨兴乡,再从这里向西北一头扎下去,远山越来越清晰,从山顶上绵延下来的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声势浩大,宛若给大地穿上了亮闪闪的铠甲,大约又行进了6、7公里,路的尽头是一处好像被世界遗忘的小山村——史家庄。狭窄的土路、残破的泥坯墙、遍地的羊粪和牛粪、毛石砌筑的摇摇欲坠的村堡门洞,这一切都宛如几十年来从未改变,如果不是一些房子上铺设了湛蓝的彩钢板屋顶,几乎看不到什么当今时代的烙印。

在村东南的黄土台地上耸立着大小三座塔,这就是我不辞劳苦长途奔波所要寻找的目标——帖木儿三塔。

这三座塔是元朝时期武德将军也先帖木儿家族的墓塔,呈三角形排布,最北端是一座灰白色的石塔,其东西两边为相对高大些的砖塔。

石塔其实也像一个寺院的经幢,高度约在3米左右,下部为八棱形石基衬托仰莲座,塔身亦分八面,最上覆有檐顶和宝瓶莲瓣式塔刹。

石塔正南面上部线刻一尊菩萨像,下部以端正的楷书刻有“史公仲显之暮(墓)铭”,他就是也先帖木儿的父亲史仲显。

塔身其余各面遍布铭文,粗读之后发现,这不仅是史仲显老先生自己的墓塔,还几乎写满了一部家族史。虽然许多字迹风化破损或被水痕漫漶,但大致可知这个史家是从定襄县乌苏村迁来,已经五代了。

也先帖木儿的祖父叫做史智,祖母刘氏,其父史仲显正妻宋氏,另有三妾田、杨、王。

并生有男史彦昌和三个姐妹,史彦昌妻郝氏,生两个女儿满儿和锦兰。

也先帖木儿自己的名字写在最右侧,所以显然是大哥,上面官职为“宣忠翊校尉前邠州达鲁花赤监管本州诸军奥鲁劝农事”,他有两个夫人,汉人韩氏和蒙古人忙几真,生有两男史和卿、史和甫,一女锦技。

铭文里还提到了他的三位伯父家族,史仲元、史仲宽、史仲资以及一大批堂兄弟,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史家庄就是由他们定居流传下来的。

铭文记载的修造时间是“维大元国大德玖年(1305)五月二十日”,下面落的人名是“孝男也先帖木儿、史彦昌”,综上记载可以肯定史仲显只有这两个儿子。一并记录的还有“大德柒年(1303)八月初七日戌时地震,平阳、太原损拾余万,地内涌出泉眼,山崖□□”,这是关于晋南平阳大地震的准确时间。

东侧的砖塔高约7米,为八角三级结构,下部不见塔基,各层叠涩出檐,檐下设砖雕仿木结构斗栱,二、三两层饰以砖雕勾栏,最上层为攒尖塔顶,莲花托宝瓶式塔刹。

二层正南镶嵌青石塔铭一块,正中刻有“宣授武德将军云南腾冲路达鲁花赤也先帖木儿墓铭”,上款和下款合为“至正拾年(1350)五月初一日建砖塔壹座,男和卿、和甫、君卿”。这里至少说明一个问题,也先帖木儿在为父亲史仲显建塔之后的这四十多年间,迁任云南,又生了一个叫史君卿的儿子。

西侧塔与东边的形式大体相同,只是在装饰细节上有所差异,塔刹已经掉了。

塔铭中部有“敬奉喃荅失大王令旨管领东三州打捕鹰房都禁山官拜延帖木儿墓铭”,上下款合为“至正十三年(1354)五月二十日刱建砖塌(塔)壹座,男脱因不花、潭卿、祥卿、唐卿”。

    三塔并非高大华丽,近七百年的岁月洗礼让它们更显沧桑质朴,甚至已经开始倾斜,它们耸立在平坦宽阔的黄土台塬之上,以稀疏的草甸为床,以如黛的远山为靠,沐浴着灼热的骄阳,抵挡着凛冽的朔风,就这样神奇地挺立到了今天。三塔虽是元代遗留,但最宝贵之处还在于完整而详实的年代记录,也成为了同类风格砖塔的断代依据。

   我一直在思索,为什么一个史姓的汉人家族里出现了当大官的蒙古人呢?是蒙古人认汉人为父母,还是汉人做了蒙古官职改成蒙古名字呢?尤其很显然史仲显的另一个儿子史彦昌就是西塔上的拜延帖木儿,从他们儿子的名字里很明显看出仍然是汉人,且死后也归葬于汉人家族墓地,如果是纯正的蒙古人,不会如此。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仔细搜寻查证,有朋友也帮我找到了相关的论文,原来元代的路、府、州、县之类地方统治机构中执掌实权的达鲁花赤必须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但元朝统治者通过赐名或者汉人改蒙古名字等一些方式拉拢汉人归附,进而推进蒙古化,《元史》中也有大量的契丹、女真和汉人被赐名和改名而成为“国族”的记载,因此可推知这位也先帖木儿必定是一位纯正的史姓汉人,改为蒙古姓名后才得以为官,甚至还娶了一个蒙古妻子。他的弟弟史彦昌也是如此。史彦昌在改名拜延帖木儿后,还给自己的长子取了个脱因不花的蒙古名字,这也是元朝推进蒙古化的一种具体形式,只是史彦昌还曾在石塔上留下了自己真实的名字,可他哥哥的真实名字却永远被也先帖木儿所取代了。

   至于某君所说,塔上的也先贴木儿就是带兵在沙河战役中全军覆没的那个将军就更可简单推翻,沙河战役发生在1352年,也先贴木儿的墓塔1350年就落成了,怎么可能是同一个人呢。


(连达作品集签名版,欢迎多多支持原创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