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塔罗科血橙中的“血”是怎么回事?

 健康慢走 2019-03-02

血橙属于橙类水果中的一个比较另类的品种,

切开后果肉里出现有“红血丝”显现,甚至有的果肉整个都是血红色。

血橙的果肉为什么会呈现出特殊的红色呢?

橙类水果中因含有天然的类胡萝卜素,果肉基本都是橙色,而血橙是橙类水果中唯一例外的、因花青素着色的品种——血橙果肉的红色是花青素与糖结合形成的

甙类化合物花色苷所致。

为什么有的血橙,明明品种是真的,然而切开后却并没见带“血”呢?

那是因为血橙果肉中红色色素的形成,不仅仅只取决于基因及果实的成熟度,也需要后天环境条件如土壤的养分、适宜的气候、后熟的时间等等的配合。 

简单说来,并非只要是血橙品种,就一定带“血”。 血橙的果树可以在很多地方种植栽培,果实也可以繁茂地结,但能否“充血”,就不好说了——因为低温和时间,是血橙“充血”必须满足的两大条件。

血橙的果实在长到一定的成熟度后,必须要经历昼夜相差较大的温差和采摘后在4-10℃低温下一段时间的存放,最终才能达到“气血充盈”。

为什么血橙一般年前11份采摘,而上市却在年后2、3月份左右——因为采摘下来的血橙,需要在低温环境条件下储存一段时间,待其完成后熟的过程之后,果肉才会既甜美可口且又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血红色。

需要放置在阴凉通风处大概在两周或更长一些的时间才会逐渐“充血”,且越放越甜越好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