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险功用 篇五:重(大)疾(病)险,到底怎么选?第二步

 firenci 2019-03-02

前文说到了,所谓大病险需要两个部分的补充,即:报销医疗费的医疗险+补偿收入损失等额外支出的重疾险;并且交代了重疾险的大方向,先选择消费型还是储蓄型;

这里会着重就终身储蓄型重疾险做个分析,前文说过分红型重疾险不推荐,这篇也就不带这个类别一起玩了。

重(大)疾(病)险,到底怎么选?第二步

终身储蓄型重疾险分为:多次理赔和单次理赔

顾名思义,就是一份重疾险能赔付几次,从字面意思上看,在费用差不多的情况下应该没人会选择单次理赔吧。

下面就说说多次理赔,它又分为:分组多次理赔,不分组两次理赔

重(大)疾(病)险,到底怎么选?第二步

这里有个【分组】,见了很多客户对分组这个事情很迷茫,我这里给两张图,给大家展示下什么叫做分组赔付:

重(大)疾(病)险,到底怎么选?第二步

重(大)疾(病)险,到底怎么选?第二步

如图所示,就是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疾病,按照某种逻辑被分在不同的组别,每个组别仅限理赔1次。

这时候疾病是如何分组的就变得相当重要了,这里给大家一个参考,重大疾病前25种是目前行业统一的且最高发的疾病,简单来说就是:一般情况下真的得了大病应该就是这25种里边,如果真的是小众重疾,很难说哪份重疾可以覆盖的上。(这里再着重提醒一下医疗险的重要性,虽然有停售和无法续保的可能,但不限病种报销医疗费的必要性,个人都可以自己掂量。)

那么这25种疾病到底是什么,看下图:

重(大)疾(病)险,到底怎么选?第二步

这些就是高发疾病,在分组的情况下,越分散越容易获得理赔,这个不用多解释吧。红色的6种相对更高发的疾病,所以在选择分组赔付的产品的时候,看下他们是如何分布的,也可以作为选择分组赔付重疾的参考信息。

现在大家对于,分组理赔是什么意思,应该如何选择都有了比较清晰的看法了,那么下一步我们来说说合同里另外两个非常引人瞩目的条款,看大家应该如何去选择:

重(大)疾(病)险,到底怎么选?第二步

这个可以说是多次赔付产品的隐形条款,举个栗子:小明首次罹患肝癌并获得理赔,两年后需要做肝移植手术,这里就牵扯到了两个重疾:癌症和重大器官移植。

首先你选择的重疾产品如果这两个疾病在同组,那么肝移植手术就不再赔付。

其次如果你选择的多次赔付的重疾不属于同组,但有上述约定,那么肝移植手术也不再赔付。

这里只是举个栗子,毕竟第二次疾病到底是第一次重疾引起的还是新发疾病,很难去预测,所以这个事情不绝对,但是介意的盆友最好选择不分组赔付两次的产品。

这里也跟大家分享下,在我跟客户沟通这个特点的时候,有很多客户还是会倾向于选择分组合理多次理赔的产品,所以这个点真的是因人而异,就好像有的客户就很明确的说【保证癌症的单独分组对我来说更重要】。

另外不分组的重疾理赔间隔期往往比分组理赔的要久,如果首次重疾后,新发重疾达到了分组的理赔间隔期而没达到不分组的理赔间隔期,这又是个概率问题。

再者,首次重疾导致的二次重疾,如果没有达到理赔间隔期,分不分组都不赔。

不必听风就是雨,还是适合自己的最重要。没有最好那个,要看你更看重的是什么。

重(大)疾(病)险,到底怎么选?第二步

这个也是备受争议的条款,甚至被【初次确诊】的同业拿来攻击【初次发生】的产品。

这里有说一点,保险公司约定这个条款主要是为了防止逆选择,即得了病才去买保险这种情况、或者出现相关症状拖延确诊时间等;

其实重大疾病看过上面疾病定义的人应该可以发现,这些疾病都不是一朝一夕发展起来的,而追寻初次发生的病症也不是简单的一两项异常就可以证明的,所以等待期查出来的异常是否一定会成为日后理赔的隐患是很难评定的,所以更是建议有投保想法的盆友提高执行力,不要一直拖到身体不适打算检查的时候再投保。真查出来决定性的异常,就算你买了【首次确诊】的产品,也不是简单延迟确诊时间就能解决的,更何况这种事情怎么拖得起。

这里说一下,为什么选择多次理赔:

1、随着重大疾病越来越多的发生在年轻人身上,还有医疗技术的日益进步,一生罹患两次重疾并治愈的可能性是有的,为自己预留一次重疾保障是有必要的。

2、凡是终身储蓄型重疾,大多都是多次理赔的产品。且多次理赔的产品并没有比单次理赔的贵,相反所谓大牌公司的单次理赔产品还要比多次理赔的主流产品更贵,但如果你觉得买品牌才买的安心,那也是一种选择,没有什么对错。

请看好这段话,不要动不动就说多次理赔是噱头,如果你看重身故责任,不考虑消费型重疾,基本都是多次理赔理赔的产品,非要选择单次理赔还贵的产品,我也没办法。客观来讲,一辈子赔个四次五次确实太夸张了,但做到分组合理,为高发疾病预留理赔的可能性,就是可以选择的。

重疾险的选择,其实大家不必太过纠结于产品,因为没有所谓完美或者最好的产品,几乎每一个产品都有他的不同之处,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可能是优势也可能是缺点。

购买保障类产品最重要的够用,而不是够好。

毕竟随着行业的发展,后边的产品会越来越好,而对于我们自己来说,真到出险需要理赔的时候,能为自己的生活和家庭托底才是最重要的。而出险情况未必每一个有迹可循,综合考虑可能性,尝试做个假设:如果自己出险了生活可能是怎样的,需要多大的网才能兜得住。而不是,你买我也买,你买什么我买什么,你买多少我就买多少。

遇到过一个非常棒的客户,在我们沟通保额的时候,对方希望控制预算,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可以减少其他支出。”先不说这个情况是不是能够做得到,至少这里有一个思考的过程。

这里也很建议大家真的有保险需求的时候,说出真实的想法,多沟通也许有更好的选择,而不是东看一下西听一下就草草做个决定。

如果既不想降低生活质量变动生活习惯,又要足够的额度,什么责任都得有,还嫌保费太贵,我觉得家里有个矿比较合适。(开个玩笑

最后,第一次理赔的额度是否够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第一次生病都挨不过去,后边再赔无数次都没有用。

还是那句话,够用最重要!

重(大)疾(病)险,到底怎么选?第二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