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运气学 】:三、五运原理与应用

 ztlwdyx 2019-03-02

五运六气学说源出于易学,同时包含了天文学、气象学、预测学和疫病防治系统科学是我国古代的前沿科技,既是理论系统科学又属于应用科学,农耕文明要靠天吃饭,因而气候分析和预测是指导种植的核心技术。

古代一个国家的兴亡,政治安稳的决定要素在于人口、健康、粮食、和用于作战的军队。军队规模和战力直接决定了国家安全。而支持一支常备军队的关键又在于过硬的后勤保障,尤其是粮食。农业社会生产技术落后,一旦遭遇天灾而又准备不足,势必引发连锁反应。

【 运气学 】:三、五运原理与应用

纵观华夏民族的发展历史,真正实现大一统和人口激增的两个关键朝代:明朝和清朝。明朝人口首度突破一亿,再到明末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的税制改革之后,充分刺激生产力和人口的增长,若不是明末的兵连祸劫又碰上“小冰期”等客观原因和自然灾害,历史怎么写也是两说。清朝入关后,满洲统治者吸取了教训,一方面关内外不再有军事对抗,另一方面朝廷非常重视内政管理,其中就有运气学说不可磨灭的作用。康熙的“永不加赋”和雍正的“摊丁入亩”让百姓得享和平百年,华夏人口也一口气从一亿激增至惊人的四万万规模。

五运六气就是这么一种学问,既包含了基于天文历法的自然气象预测体系,又包含了疫病预测和防治体系,简单的理解,五运体系是指导农业生产和灾害预防的;六气体系是指导疫病防治,保障人口安全与公共卫生的。当然,这两个体系都是面向宏观治理的层面而被统治者重视。除此以外,运气学说的应用领域还有很多,利用运气学还可以很好地解释很多问题,比如面向小个体的预测学,当然了这需要与易学结合起来。

大家可能见识过五运六气预测疾病的发生,也见识过五运六气治疗疾病,发现效果非常好。事实上,五运六气这门理论,是整个农业社会的经验总结,也蕴含了中华民族古老哲学智慧的结晶。

现代人,很少人会关注天文,因为我们对气候的求知欲并没有以前那么强烈,而古人的经验又已经足够让我们正确的进行生产了。

如今的国家治理,早已不是千百年前的古代,我们有了气象卫星,有了天文望远镜和计算机,有空间技术和大数据作支持,五运六气早就不是唯一的预测学了。那么运气学到底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我们为什么说五运六气仍将存在并将以完全不同的面貌屹立于历史的前沿。

五运六气源出于观天,不过,经过古人几千年的经验总结,天象内容基本被隐去了,留下的就是纯粹的数学问题,就是一个模型的推导过程了,如今这种数学逻辑正以更完整,更加精准的算法被改造着。国家也一直在这方面持续投入和支持着,这就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内容了。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运气学理论的第三部分:

【 运气学 】:三、五运原理与应用

五运图就是推导五运,以及用五运指导生产生活的方法。如上图,我们把一年分成五段,分别对应五行的木火土金水,古人称之为“五运”。 就是五行在一年中的运化,而这其中的运化是有规律的,古人认为掌握了这种规律,就能从宏观的层面指导农业生产、指导公共资源的调配,制定治理政策,财政税负等。

那么我们拿到这个图,应该怎么理解和运用呢?

首先看最外圈的刻度,这是古人根据阳历把一年划分为24个节气。这个是六气的部分,本来应该明天再说,但不说又无法表达清楚。我们看看这24节气,他为什么用的是阳历而不是阴历呢?这就是天文观测的需要,我们知道,远古的先贤在创造历法的时候,先用的就是太阳历,而整个易学理论体系,更多的也是太阳与地球的相互关系。扯远了,我们再看五运图,此五运就是“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

天以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以五藏化五气,以生忧思惊恐悲,其中的五运对应的关系非常之多,可以与五行找对应,也可以与五藏对应,也可以与五方对应,最重要的其实是对应五气,也就是生长化收藏。

【 运气学 】:三、五运原理与应用

生长化收藏是天气在整个自然界的最重要的表现,因为气有多少,所以也会有五运的太过不及,对应着生长化收藏的太过与不及,这个就成为了我们预测的核心。生长化收藏的太过不及在时间上则对应春夏秋冬的气温变化和春夏秋冬的时间长短。

所谓的太过不及,按照时间观念来推测,则是“不至而至,是为太过”“至而不至,是为不及”,什么意思呢?比如今年立春了,但是还没有感觉春天的意思,所以这就是今年的春不及,也就是木不及,生发之气不及;所谓的太过,就好比有的时候还没有立春,但是感觉已经是春天了,风也不冷了,水也不刺骨了,这就是春天早来了,是为太过。太过,则会表现在春天的气候比较温,而万物生长比较快,特别是很多多年生的植物,就会比较早地抽芽,会迅速开花。如果是一年生植物,就会在当年的春天迅速长出苗。对应于人,则是肝木太过,生发之气太强,出现肝脾不和,会导致腹痛、眼睛肝等问题,所以原则上会采取泄肝的治疗原则。

春天过后,生发之气之余,便是生长之气,也就是说生发之气其实是坐吃山空,比如去年积累的糖分,经过春天的抽芽等反应,就会消耗,当绿叶真正长出来之后,才会开始光合作用,补足了养料之后,才开始生长,才开始有体重增加,能够形成自己的东西。所以,一般来说,对于人而言,冬长肥,春开始减肥,而肝木旺之人,也就是肝胆疏泄作用强的人,是很难长肥的,同时长肥的人一般都是肝胆疏泄不旺的人,而生长之气很强的,所以中国古代对于木型人的定义就是比较瘦。肥胖的人,因为肝胆之气不及,所以很多都是脂肪肝之类的疾病,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厌恶油腻,就是经常性的头晕,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生发与生长之间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同时也存在区别,生发是比较缓慢的,是木性的,而生长则是火性的,是迅猛的。生发长的主要是叶子,是光合作用的工具,而生长之气则主要是枝干,是植物长大的必须品。根据一年的木太过不及,火的太过不及,就可以很好的推测这一年的农作物生长过程,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也可以作为指导中医药治病的物候。因此,学习五运六气最重要的不是公式,而是训练一种观测物候的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运用到治病的过程中。

生长之后,便是化,也就是土的功能,土太过,对应的就是湿热之气太过,湿热之气太过在长夏季节,就意味着动植物可以存储更多的糖分,所以这种条件下很多植物就可以非常好地收获了。

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所谓的长夏代表什么?代表湿热,也就是说有两个要素,一个是热,一个是湿,有这两个要素才是长夏,才是土太过,才会出现化气足。

长夏之后,便是秋,也就是金的太过与不及,金太过则肃杀之气太强,也就会出现立秋开始就秋意明显,收气强则会出现大地干燥,皮肤干燥,出现树叶落得早,而枫叶、银杏叶这种景观性的植物在金太过的年份会出现的比较早的落叶。

冬季对应的是水太过与不及,水与土不一样,虽然都是湿邪,但是,水着重的是寒,长夏着重的是热,而夏天注重的是火,所以我们在区别概念时要有很强的分辨意识。

以上就是基本原理,按照基本原理,按照十天干的合化,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土,然后根据天干的阴阳属性,就可以确定太过与不及,阳者太过,阴者不及。这就是所谓的中运,比如今年是己亥化土,是土不足的年份。

确定中运之后,就可以确定今年的四季的特色了,因为土不足,风气盛行,也就是说今年长夏化气不足,会影响作物的生长,秋天的收成就会有问题。同时今年的木属性的疾病会偏多,木主生发和肝气,所以在治疗疾病的时候,也要着重考虑因为中运的不足与不及,导致生克关系产生的五行偏性。

土不及,则火必然会太过,所以今年是木不及,而火所生的土则是不及,土不及,则土生的金会出现太过的问题,金太过则生出水不及。这就是五运预测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原则:太少相生。一年四季按照太少相生的规则,就有了一年五行的大格局,这个大格局又会有其他的五行之间的不平衡。

因为五行之间不仅仅是相克,而有生克制化四种关系,所以还需要考虑众多其他的平衡。比如,还是以今年为例,火太过可以推测今年的主运五步:木不及,火太过,土不及,金太过,水不及,在这五个五行中,火太过克金,金也太过,所以关系虽然紧张,但还是有一定的抵档能力的。但是,金太过,而木不及,这就有点力量悬殊了,所以今年在治病的时候特备需要注意肝木,正是因为如此,今年治病加点补肾的药,疗效会非常好,因为补肾则有水滋肝涵木,可以克制心火,当然了这些都可以推导在其他的年份。

定了主运之后,就是定客运,客运是按照主运五步运的太过不及,然后以中运作为第一步运,比如今年的中运是土不及,所以客运的第一步运就是土不及,然后金太过,金太过之后便是水不及,然后木太过。木太过之后不是火不及。

定了主客运,就可以基本确定一年四季的气候特点,可以确定一年四季的发病规律。当然,其中的运用与深入的配方,则需要根据五行之间的太过不及与及多个五行之间的平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