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吴江走出的传奇女子:柳如是

 吴越尽说 2019-03-03

柳如是(1618-1664),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清代程庭鹭革绘的柳如是画像 

很多人知道柳如是,因为她是明末“秦淮八艳”之一,当时曾名噪天下,后来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领袖、文名頗著的大官僚钱谦益为侧室。在清军临城的时候,她选择投水殉国(未成),而钱谦益腆颜降清,气节高下立分,后来地说动钱谦益参与反清复明的斗争,变卖贵重首饰筹集资金,慰劳抗清义军。她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让300多年后的学术大先生在目盲的晚年,闭门含泪,费时10年,写成了80万字的名著《柳如是别传》,称其为“侠女名姝”。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柳如是的人生路,就起步于我们吴江。她曾以“相府下堂妾”自居,这个相府,就是松陵镇上“吴江故相”周道登的家。周道登是宋朝理学家周敦颐的后裔,明万历二十六年中进士,崇祯初年曾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由于无能不到一年就被罢官回乡,后来吴江人称他为“故相”。

柳如是本是嘉兴人,幼时家贫,被卖到吴江盛泽归家院做“瘦马”(中国明清时期的一种畸形行业,先出资把贫苦家庭中面貌姣好的女孩买回后调习教她们歌舞、琴棋书画,长成后卖与富人作妾或入烟花柳巷,以此从中牟利)。十来岁,前内阁大学士周道登把她买回家中伺候母亲,后来看她明慧无比,就纳为姬妾,常将其“抱置膝上,教以文墨”,不幸被周氏妻妾陷害,最后被赶出周府,飘零无依,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真正成为了一名艺妓。

柳如是留给历史的,不仅是她的美艳、她的气节事实上,事实上,她的才情更不容忽视。她的诗作《湖上草》《戊草》与《尺牍》读罢让人叹服。现代作家郁达夫在《娱霞杂载》中就录有柳如是的《春日我闻室》一诗,就文学和艺术才华,将她评为“秦淮八艳”之首。著名学者陈寅恪读过她的诗词后,“亦有瞠目结舌”之感,十分敬佩她的“清词丽句”。柳如是还精通音律,长袖善舞,书画也负名气,她的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书法隽秀流畅,有盛唐遗韵,深得后人赞赏,称其为“铁胞怀银钩,曾将妙踪收”。清人认为她的尺牍“艳过六朝,情深班蔡”。

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位侠女名妹的书法和绘画作品,感受一下她的情怀吧。这些《河君仿古真迹》册页,现收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