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作用:1、抗炎:能抑制实验性关节炎,有效成分为秦艽甲素。抗炎原理是通过神经系统间接刺激垂体,使促皮质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从而有助于消炎消肿。 2、解热:前人说秦艽能治潮热,现代实验证明,秦艽确有解热作用。 3、镇痛和镇静。动物实验证明,本品有一定镇痛和镇静作用。 4、抗过敏:有一定抗组织胺和抗过敏性休克的作用。 5、升血糖:有效成分为秦艽甲素,可能是通过释放肾上腺素而起作用。 6、降压:其水浸液等有降低麻醉动物血压的作用。 7、抗菌: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菌等有抑菌作用。 炮制:切片,生用。 性味:辛、苦、平。 归经:入胃、大肠、肝、胆经。 功能:散风除湿、通络舒筋、去湿热。 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痹症:前人认为本品是“三痹必用之药”,现代广泛用于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常配桑枝、威灵仙;如为行痹,痛无定处,则配防风、羌活,方如防风汤。 2、用于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脑血管意外后遗的偏瘫),尤其有上肢拘挛者。如表现有血虚,可配当归、白芍、首乌等养血药,方如秦艽当归汤。 3、用于治疗阴虚内热,骨蒸潮热。用秦艽配其它滋阴药(如鳖甲、当归)和清热药(知母、柴胡)等,有助于解退虚热,方如秦艽鳖甲散。 4、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尤其小儿急性黄疸型传染肝炎,配黄芩、苍术等,治疗效果较好。 用量:3~12g,大剂15~18g。 处方举例:1、防风汤:防风9g、秦艽9g、羌活9g、桂枝6g、当归9g、茯苓12g、杏仁9g、桑枝15g、丝瓜络6g,水煎服。 2、秦艽当归汤:秦艽9g、当归9g、白芍9g、首乌12g、白蒺藜6g、钩藤9g、桑枝15g、丝瓜络3g,水煎服。 3、秦艽鳖甲散(《卫生宝鉴》):秦艽15g、鳖甲30g、知母15g、当归15g、柴胡30g、地骨皮30g,共研粗末,每服15g,入乌梅一个,青蒿叶6g,同煎服。 注:秦艽的原植物较多,分布地区亦广,历代本草记载和描绘的植物形态方面,均存在有混乱现象。在商品外形上,以品种和产区的不同,也有较大差异。按其形状,分为萝卜艽、鸡腿艽、麻花艽、小秦艽、狍尾艽等,但均为龙胆属秦艽组植物,同等药用。故根据进销习惯归纳为二类、三个类型。 此外,秦艽的原植物在青海还有管花龙胆,新疆有天山龙胆,瓦氏龙胆,狭翘龙胆等分布,在商品上均属于小秦艽类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