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香

 昵称2899943 2019-03-03

  【别名】丁子香(《齐民要术》),支解香、雄丁香(《本草蒙筌》),公丁香(《本草原始》)。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

  【性味】辛,温。

  ①《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

  ②《纲目》:辛,热。

  【归经】入胃、脾、肾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足阳明、少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肾四经。

  【功用主治-丁香的功效】温中,暖肾,降逆。

  治呃逆,呕吐,反胃,泻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疾。

  ①《药性论》:治冷气腹痛。

  ②《海药本草》:主风疳匿,骨槽劳臭。

  治气,乌髭发,杀虫,疗五痔,辟恶去邪。

  治奶头花,止五色毒痢,正气,止心腹痛。

  ③《日华子本草》:治口气,反胃,疗肾气,奔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杀酒毒,消痃癖,除冷劳。

  ④《开宝本草》:温脾胃,止霍乱。

  (治)壅胀,风毒诸肿,齿疳匿。

  ⑤《本草蒙筌》:止气忒、气逆。

  ⑥《纲目》:治虚哕,小儿吐泻,痘疮胃虚灰白不发。

  ⑦《本草正》:温中快气。

  治上焦呃逆,除胃寒泻痢,七情五郁。

  ⑧《本草汇》:疗胸痹、阴痛,暖阴户。

  ⑨《医林纂要》:补肝、润命门,暖胃、去中寒,泻肺、散风湿。

  ⑩《本草再新》:开九窍,舒郁气,去风,行水。

  ⑾《药材学》:治慢性消化不良,胃肠充气及子宫疝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1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

  【宜忌】热病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①《雷公炮炙论》:不可见火。

  畏郁金。

  ②李杲:气血胜者不可服,丁香益其气也。

  ③《本草经疏》:一切有火热证者忌之,非属虚寒,概勿施用。

  【选方】

  ①治伤寒咳噫不止,及哕逆不定:丁香一两,干柿蒂一两。

  焙干,捣罗为散。

  每服一钱,煎人参汤下,无时服。

  (《简要济众方》)

  ②治小儿吐逆:丁香、半夏(生用)各一两。

  同研为细末,姜汁和丸,如绿豆大。

  姜汤下三、二十丸。

  (《百一选方》)

  ③治朝食暮吐:丁香十五个研末,甘蔗汁、姜汁和丸莲子大,噙咽之。

  (《摘元方》)

  ④治霍乱,止吐:丁香十四枚,以酒五合,煮取二合,顿服之。

  用水煮之亦佳。

  (《千金翼方》)

  ⑤治久心痛不止:丁香半两,桂心一两。

  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一钱。

  (《圣惠方》)

  ⑥治痈疽恶肉:丁香末敷之,外用膏药护之。

  (《怪证奇方》)

  ⑦治食蟹致伤:丁香末,姜汤服五分。

  (《证治要诀》)

  ⑧治鼻中息肉:丁香绵裹纳之。

  (《圣惠方》)

  【临床应用】治癣丁香16克,加入70%酒精至100毫升,浸48小时后去渣。

  每日外搽患处3次,观察31例病史在2年以上的体癣及足癣患者,一般在治疗1天后症状即见消退,2天后患处开始有皮屑脱落。

  病史较长或曾经其它癣药治疗而不能控制者,则于治疗后2-3天症状才开始消退,一般经3-5天亦能治愈。

  但有20%左右治愈后仍反复发作。

  一法用1:10的丁香煎液外涂,每日1-3次,治疗数种皮肤霉菌病共31例,结果8例临床痊愈,10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

  有效病例通常在涂药后3-7日痒感减轻,炎症减退,落屑减少,以后局部症状逐渐好转。

  治疗期中如中断用药,效果多不明显或无效。

  疗效与病原苗未见明显关系,曾对6例治愈患者进行短期随访,1例于1个月后复发,6例经2-12月观察未见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