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经典日课第706讲,孟子日课第206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孟子曰:“然。” “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 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今曰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之任,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 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曰:“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 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孟子·告子下02》) 曹交,曹国国君的弟弟,问孟子说: 听说人人都可以为尧舜,真的吗? 孟子说: 当然。尧舜虽然是圣人,却也和我们一样,都是人,我们为何不能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呢? 曹交又问: 我听说文王身高十尺,汤身高九尺。现在有我九尺四寸高,却只会吃饭,怎么能成为圣人? 曹交对自己的身高很自负,他的身高比之周文王不足,比之汤则有余,似乎有了圣人的形体,可除了吃饭,没有其他特长,可以说是有形无实。对此,他无所适从。孟子指导他说: 这有什么关系,只要去做就可以了。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不在于高矮胖瘦,只要有志向,只要去做而已。孟子打比方说: 譬如有一个人,连一只小鸡都提不起来,我们说他是没有力气之人;如今另一个人能举起百钧重的东西,三十斤为一钧,百钧即三千斤。我们说他是有力气的人。人力量的强弱,只看他能举起的东西有多重。乌获,古代有勇力之人,其力能举起千钧之重。只要有人和乌获的膂力相当,就是今天的乌获,而不必形体相似。人难道以不胜任为忧吗?只是不肯去做而已。 同理,人之所以不能成为尧舜,也只是不肯去做而已,况且,尧舜之道也不难。孟子继续说: 长者在前,我在后面走慢一点,就是悌;急匆匆走在长者前面,就是不悌。慢慢走,难道做不到吗?尧舜之道只在孝悌之间。 圣人之道就在我们身边,只在日常坐卧行走之间,离我们并不远。孟子总结说: 穿上尧一样的衣服,说尧所说的话,做尧所做的事,就是尧了。穿桀一样的衣服,说桀所说的话,做桀所做的事,就是桀了。 曹交听了孟子一番话,心服口服,就要拜师,他: 我去谒见邹君,向他借一馆舍。希望留在你的门下学习。 孟子告诉他: 大道如同大路一般,岂是难于知晓的?只怕人不去寻求罢了。你回去自己探求吧,到处都是你的老师。 大道都在日用之常,待人接物之间,哪有什么高深的道理。所谓的励志书、鸡汤文,只是精神的鸦片而已,喝多了,也就迷失其中了,活在了虚拟世界。 要想做尧舜,很简单,只需要在每次待人接物时,想想如果是尧舜,他会怎么做,那我也这么处理就可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