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 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出处】《楚辞.离骚》 【释义】想到草木不断飘零凋落,担心美人会到迟暮之年。 【感悟】时光无情,美好事物的逝去更令人感伤。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出处】《楚辞.离骚》 【大意】道路又窄又长无边无际,我要努力寻找心中的太阳。 【感悟】表达了屈原“趁天未全黑探路前行”的积极求进心态。现在一般引申为:不失时机地去寻求正确方法以解决面临问题。
3.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出处】《楚辞.离骚》 【大意】只要我内心是美好的,人们不了解我也罢了。 【感悟】此句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异曲同工之处,都表达了高洁之士忠于自我、得失淡然的精神。
4.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出处】《楚辞.九章》 【大意】鸟飞千里最终回到自己的故乡,狐狸死时那个头总是朝着它出生的地方。 【感悟】人对故乡故国的眷恋和牵挂,几乎是一种本能。此句比喻不忘本或怀念故乡,也比喻对故国、故乡的思念。 5.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出处】《楚辞.九章》 【大意】只要我的心是端方正直的,即使身处僻远又有什么妨害呢? 【感悟】此句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都表达了环境与内心没有必然联系,古时贤士们将内心的最高坚守看得比生命都重要。
6.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出处】《楚辞.卜居》 【大意】尺有它不足的地方,寸有它的长处;物有它不足的地方,智者有它不能明白的问题;卦有它算不到的事,神有它无法显灵的地方。 【感悟】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没有绝对的优点或缺点,再高明的人都有他的短处,应多用辩证法看问题。
7.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出处】《楚辞.卜居》 【大意】世道浑浊不清,把蝉翼当成重物,千钧当作轻的。黄钟被砸烂并被弃置一边,却把泥做的锅敲得很响。有才德的人名声不显,谄媚阿谀的小人却居高位。 【感悟】小人之所以得志,不是因为他们比别人有本事,也许是他们懂得利用人性的弱点。贤士之所以无名,也许是因为伯乐比千里马还难寻觅。
8.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出处】《楚辞.渔夫》 【大意】世界都是浑浊的而只有我是清白的,所有人都醉了只有我是清醒的。 【感悟】喝酒不醉的人很多,但绝不妥协的人很少。善于伪装的人很多,但洞无城府的人很少。生活有数百种形态,你想活成哪种样子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