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尸鸠

 猪王小屋 2019-03-03

尸鸠即鸤鸠,古皆认为是仁平之鸟。三国魏之曹植在其《上责躬应诏诗》上云:“是以不别荆棘者,庆云之惠也;七子均养者,尸鸠之仁也;舍罪责功者,明君之举也;矜愚爱能者,慈父之恩也。”南朝宋之范晔在《后汉书·袁绍传》云:“唯陛下垂尸鸠之平,绝邪谄之论。无令愚臣结恨三泉。”考其源乃出《诗·曹风·尸鸠》。毛亨传曰:“尸鸠之养其子,朝从上下,暮从下上,平均如一。”故朱熹亦以为“诗人美君子之用心,均平专一”。清代方玉润在其《诗经原始》认为:“诗中纯美无刺意。”虽小序云:“刺不一也在位无君子用心之不一也。” 然学者多以为这是一首赞美淑人君子德行的诗,大多对小序采取忽视的态度,可能受到两方面影响:其一为《左传·昭公十七年》:“鳲鸠氏,司空也。”杜预注云:“尸鸠平均,故为司空,平水土。”另外便是《召南·国风·鹊巢》,其注云:“夫人有均一之德,如尸鸠然。”

实际上,尸鸠便是大杜鹃,亦叫布谷鸟。讽刺的是,现代动物学家对大杜鹃的了解,却绝无均平专一之德。大杜鹃无固定配偶,也不自己营巢和孵卵,而是将卵产于大苇莺、麻雀、灰喜鹊、伯劳、棕头鸦雀、北红尾鸲、棕扇尾莺等各类雀形目鸟类巢中,由这些鸟替它带孵带育。可见尸鸠“无固定配偶”自然谈不上专一,自己不养其子,更谈不上均平。更有甚者,其幼鸟破壳后,往往凭借其体型优势,将养母之子推出巢外摔死,以达独占鹊巢之目的,恐怕也谈不上一个“仁”字。以此而言,小序所云反倒甚有道理。“刺不一也”即无固定配偶,导致其子或在梅,或在棘,或在榛。“在位无君子”以言其不仁也。“用心之不一”言其伪也。尸鸠体态庄美憨厚,故“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凭借“布谷处处催春耕”积累的好感,故“其仪不忒,正是四国”。然而看似淑人君子,实际乃是伪君子,故“正是国人,胡不万年。”反讽也。实际上方玉润虽有“纯美”之赞,第四章眉评亦不得不云:“全诗皆美,唯末句含讽刺意。”应当说,小序之评,甚是深刻。

如此,“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以为夫人之德,似乎也需要反思了。今指强占别人的住所,或者更接近《鹊巢》本意。涵泳其间,居其巢以隐言合卺,似乎是贵族公子强娶女子为妻,女子含怨,所以为歌。“百两御之”、“百两将之、“百两成之”的盛大场面更是存托女子的悲怨和无奈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