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硬度 不是水的软硬程度哦! 是指单位水体中所含的二价和二价以上金属离子的总量,水体中的钙离子、镁离子、铁离子、铜离子以及锌离子等等,这些离子都可以构成水体的硬度。 其中,在构成淡水硬度的金属离子中,钙、镁这两种离子含量最多,其他的成分含量极少。所以,一般认为,天然淡水的硬度由钙离子、镁离子组成,二者之和就构成了总硬度,所以这两种成分也是影响硬度的主要因素。 钙、镁离子在水产养殖生产中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钙、镁是生命过程必需的元素。钙是动物的骨骼和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元素,是水体初级生产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之一。水中钙的含量过少会影响藻类的繁殖,一般不得低于0.2 mmol/L。 其次,钙离子可以降低重金属离子和一价离子的毒性。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藻类都需要镁。在缺镁的情况下,核糖核酸的合成会停止,氮的代谢就会出现紊乱,同时还会影响钙的吸收。 另外,钙离子、镁离子还可以增加水体的缓冲性能。 一般生产上饲养鲤科鱼类的水体需要5-8°(德国度)的硬度,最低不能小于3 °,也不能大于30°,否则就成了特硬水。过软的水对养殖也不利,对pH 值缓冲力弱,水质不能保持相对稳定,也就不能为藻类光合作用提供足够的碳源。 总硬度大于20 mg/L,施用无机肥料后浮游植物才大量生长,养虾的硬度最好在120-150ppm。另外要注意水中钙、镁离子比例,一般钙镁比例在1:3为宜。对于中国对虾来讲,钙含量过低过高都影响其生长,但镁离子降为正常海水的一半也能正常生长。 二、碱度 水体的碱度定义:在20摄氏度时单位体积的天然水中所含弱酸阴离子(包括少量的氢氧根离子)全部被中和的时候所需要的氢离子物质的量,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为影响碱度大小的主要因素。 在淡水养殖中,总碱度在120毫克/升时,水体pH值缓冲能力强,低于50毫克/升时,缓冲能力弱,水质不稳定。养虾的总碱度最好在120-150毫克/升,碱度的表示单位与硬度形式完全相同。 试验表明,当向二氧化碳饱和的纯水中加入碳酸钙,直到钙饱合时,pH从5.65上升到8.2。在钙满足养殖动物生理机能需要的前提下,适当提高镁硬度可以有效提高池塘的总碱度和总硬度。同时,盐度接近0的纯淡水,如果能提高一点点盐度,则有利于提高总碱度,即有利于提高池塘天然生产力。 碱度与养殖的关系: 首先,水生生物的活动对水体碱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水生生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新陈代谢会使水体游离的二氧化碳浓度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碱度的组成和含量也发生变化,影响最大的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当光合作用超过呼吸作用速率时,二氧化碳被吸收利用,造成水中碱度、硬度下降,pH值会上升,反之碱度和硬度会上升,pH值会下降。增加水中钙的含量可以降低水的碱度。 另外,其他生物学过程也会对碱度造成影响。硝化作用转化水中氨氮时,要考虑向水中补充碳源,否则水中碱度和pH值会不断降低。这就是为什么使用纯硝化细菌后会降低水中pH值的原因。 碱度与养殖生产的关系也表现在对重金属毒性的影响。重金属离子在碱度较大的水体中,能形成稳定的碳酸盐络合物,形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也随之下降。所以在使用硫酸铜、硫酸锌等渔药时,水中的碱度高的话,会影响其治病的效果,应根据碱度的高低和水温高低来适当调节使用剂量。 其次,较大的碱度可以维持养殖水体pH值的相对稳定。另外,碱度与渔产量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总碱度大于1毫摩尔每升的钙质水,绝大部分都会是高产的,而总碱度少于0.2毫摩尔每升时,则很少见有高产的。 但是碱度并不是越高越好,过高碱度的水体对养殖鱼类来说是有毒性的。当碱度过高时钙离子、镁离子会形成碳酸盐的沉淀,硬度也就随着下降,水质就转变为对鱼类有毒性的类型。 实验表明,在一定的pH值条件下,总碱度越高对鱼的致死作用也越大,而当总碱度一定时pH值越高的水体对鱼的致死作用也越大。养殖水体的总碱度范围在1—3毫摩尔每升比较适宜。鱼类在过高碱度的水中,体表分泌大量粘液,鳃出血,继而迅速死亡。所以,内陆盐碱区域和海边池塘养鱼,尤其要防高碱度水的危害。 三、盐度 盐度是每千克水中所含溶解盐类的克数,而总含盐量指的是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水中所含溶解盐分的总量。 对于南美白对虾来讲,盐度高低和变化会影响虾的蜕皮和生长。一般低盐度的水更利于虾蜕皮,但如果波动太大,比如连续的降雨,则可能引起虾异常蜕皮。 总含盐量与水产养殖的关系 含盐量如果少于0.2克/升的水,碱度和硬度都达不到养殖生产的要求,养殖产量也不高。 研究表明,水中的溶解性固体总量跟鱼产量有很高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含盐量过高对淡水鱼的生长同样是不利的,而且各种鱼都有一定的耐盐限度。对于南美白对虾而言,等渗点为718mosm/kg,相当于盐度25,而其最适合生长盐度是15-25,低于等渗点盐度。 在南美白对虾淡化塘中,有一定的含盐量(千分之1以上)对虾生长有利,所以在沿海海涂地区或内陆氯化钠型盐碱地地区虾产量有一定保证,同时病害相比海水养殖较少。 在内陆纯淡水养殖模式中,在前期和后期适当补充盐分和微量元素,对虾的产量、运输成活率和品质均有利。前期施用氯化钠时,必须同时使用钙和镁,否则虾苗会全军覆没。 但在养殖过程中如果一直是低盐度下,由于氨基酸作为主要的能量代谢底物,所以大部分的排泄物为氨分子氮,相比高盐度下主要排泄物为尿素不同,易产生三氮,特别是亚硝酸盐,危害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 四、渔豆豆小结 养殖中,总硬度和总碱度对水质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水源水质要检测外,在养殖中也要重视池塘水质的总硬度和碱度,特别是虾蟹海参这类抗应激性差的的水产动物,更要经常检测池水的总硬度和总碱度及其变化,因为水质的稳定往往事关养殖的成败。 现在市场上有两个极端,一个是养殖业者根本不了解它的重要性,不重视,不理会,不调节,结果水质不稳定造成疾病的容易发生。 另一个极端是市场上有的公司单纯强调硬度和碱度的重要性,不了解其在水质中的相互转化作用,以为这样就能养好鱼虾,常常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同样会养殖失败。 其实,这两个指标只是所有水质指标中比较重要的两个罢了,其它的指标缺一不可! 水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各个指标间不能顾此失彼,其它指标都应受到同样的重视。一个公司仅靠卖一个个概念,是对养殖户的误导,我们广大养殖户也应多了解水产知识,提高自身的养殖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出效益。 水产不易,渔豆豆与你一起努力!
|
|
来自: 昵称3501565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