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和治疗鱼类疾病的中草药复方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鱼类细菌和病毒性疾病的中草药复方制剂,其组成有:黄连灰渣20~80%、黄芪茎叶(地上部分)余量组成。将上述中草药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后,然后粉碎到5~200目,包装即可。本产品按照0.1~0.5%的添加量,添加到鱼饲料中,连喂3~10天,可以有效预防鱼类细菌和病毒性疾病;按照0.2~1%的添加量,添加到鱼饲料中,连喂1~3天,可以有效治疗鱼类细菌和病毒性疾病。 【专利说明】一种预防和治疗鱼类疾病的中草药复方制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草药复方,具体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鱼类细菌和病毒性疾病的中草药复方制剂。 [0002]【背景技术】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规模逐渐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及池塘老化,养殖水浴水质恶劣,有的甚至呈现出季节性爆发趋势,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渔业的发展。引起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细菌新感染。嗜水单胞菌(AmeiOmonashydrophila)广泛分布于池水、淤泥等自然环境(王广和.一种引起鳗鲡和人肠炎样疾病的新致病菌[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88,4(6):6-8),对几乎所有的淡水鱼类及蛙、鳖甚至鸟类和哺乳动物引起以败血症、腹泻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程天印,王小君.水体嗜水气单胞菌[J].信 阳师范学院报(自然科学版),1995,8 (2): 190-194)。各类抗生素药物常被用于控制由嗜水单胞菌引起的疾病,然而化学药物容易导致病原菌的耐药性(甚至 多重耐药性)(李爱华.我国鱼类病原-嗜水气单胞菌的耐药性研究[J].微生物通 报,2001, 28(1):58-63);因药物积蓄而致鱼类以及水环境受污染。采用中草药防止鱼病,不仅可以避免这些问题,而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0003]黄连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能,具有很强的广谱性抗菌和抗病毒活性。黄连灰渣为黄连“毛坨子”(带黄连须、叶柄、皮和泥沙等的黄连鲜品)烘干后,“打槽笼”(去掉黄连须、叶柄、表皮和泥沙等)的过程中,去掉的废弃物。黄连灰渣主要由黄连须、黄连叶柄和/或黄连表皮等组成,含有与黄连和黄连须类似的活性成分,具有类似的药理功能。黄连灰渣的开发利用尚未见报道。 [0004]目前,黄连用于治疗各种鱼病有较多的文献报道(①、何爱华,张曦,陶琳丽,林秋叶。6种中草药对4种淡水鱼致病菌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南方水产科学。7(2):73,2011。 ②、罗新,张其中。42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试验。淡水渔业。41 (3):61。2011。),黄连治疗鱼病效果也较好。《科学养鱼》(1989、(1):30)报道了利用黄连须(50克)和板蓝根(100克)治疗草鱼烂腮和肠炎取得较好效果。利用黄连灰渣治疗鱼类疾病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0005]黄芪,味甘,温。归肺、脾经。黄芪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 usmembranaceus (Fischl) Bgelvarl mongholicus (Bgel) Hsiao ]或膜夹黄苗[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l) Bgel]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从以上记载表明,黄芪是以地下的根茎部分入药,地上部分为废弃物,目前一般丢弃不用。李玉娟等综述了黄芪多糖在水产动物饲料中的应用(中国饲料。2013,(13):33)。高天珩等(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0,25 (6):560)研究了黄芪皂甙对斑点叉尾鮰非特异性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中、高剂量组斑点叉尾鮰血清中LSZ、AKP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其中高剂量组血清LSZ活力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斑点叉尾鮰血清中SOD活力有所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黄芪皂甙可以显著提高TLR3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量,低、中、高剂量组斑点叉尾鮰肝脏中TLR3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高剂量黄芪皂甙可以显著提高TLR3基因在脾、头肾组织中的表达量(P < 0.05),呈现较为明显的剂量效应;与对照组相比,黄芪皂甙中、高剂量组斑点叉尾鮰脾中TLR5表达量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特定剂量的黄芪皂甙可以显著提高斑点叉尾鮰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黄芪皂甙可以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口服免疫增强剂应用于斑点叉尾鮰健康养殖及病害防治。孙永欣报道了黄芪多糖促进刺参免疫力和生长性能的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8,博士学位论文),结果发现:黄芪微粉和APS组细胞吞噬率和酸性磷酸酶活力显著增加。60d养殖实验后,采用灿烂弧菌对各组刺参进行浸泡攻毒试验,黄芪微粉和APS组的患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仅为16.67%和25.0%(对照组为66.67%)。在考察免疫力指标同时,对刺参生长性能也进行研究。结果证实,黄芪微粉和APS对刺参特殊生长率(SGR)有提高作用,与对照组相t匕,分别提高30.03%和20.94%。专利技术(201310179466.8)报道了一种草鱼专用饲料添加剂,其组成为:黄连须15~20%,蒲公英10~12%,苣荬菜10~15%,银花藤10~15%,黄芪10~15%,当归8~12%,连翘5~8%,女贞子5~9%,松针粉10~30%,上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 ;在草鱼配合饲料中添加0.8~2%左右。该饲料添加剂虽然可预防“草鱼四病”的发生,提高草鱼养殖的成活率、促进草鱼的生长,改善养殖的经济效益,但是在预防和治疗鱼类疾病方面效果并不显著。 [0006]郑友兰等报道了黄芪茎叶也含有丰富的黄芪皂苷(郑友兰等。黄茂根、茎叶黄茂皂昔含量的测定。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3);习南等研究了黄芪及黄芪茎叶中多糖含量(习南等。不同提取条件下黄芪茎叶与根中多糖含量的比较分析。中兽医学杂志。2013),发现黄芪茎叶也含有丰富的多糖,具有药用价值。王凤霞等发现黄芪茎叶具有提高动物免疫的作用(王凤霞等。黄芪茎叶粉对雏 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饲料,2009)。但是,到目前为止,利用黄芪茎叶(地上部分)对水产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尚未见报道。 [0007]黄连与黄芪复配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胡文举等报道了黄连素与黄芪多糖对AA肉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江苏农业科学,2013,41 (4):197),结果显示,基础日粮中添加0.02%黄连素能极显著提高AA肉鸡的42日龄重、日增重和日采食量(P<0.01),与0.02%黄连素+0.2%黄芪多糖对AA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 > 0.05);各试验组对AA肉鸡饲料转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 > 0.05);基础日粮中添加0.2%黄芪多糖能极显著提高AA肉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和免疫球蛋白浓度(P < 0.01),与0.02%黄连素+ 0.2%黄芪多糖对AA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 > 0.05)。白光等报道了黄连与黄芪在胃溃疡病治疗中的应用(中国会议,2010)等。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利用黄连须和黄芪茎叶(地上部分)复配后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细菌和病毒性感染的报道,更未见利用黄连灰渣与黄芪茎叶组成复方治疗鱼类疾病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水产细菌和病毒性感染的中草药复方制剂,该制剂以黄连灰渣和黄芪茎叶(地上部分)为原料,利用黄连灰渣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黄芪茎叶(地上部分)的提高免疫作用等形成复方,发挥优良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预防和治疗水产细菌和病毒性感染。[0009]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防和治疗鱼类细菌和病毒性疾病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其原料组成及质量百分比如下:黄连灰渣20~80%、黄芪根部和/或黄芪茎叶(地上部分)余量。将上述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后,然后粉碎到5~200目,包装即可;当做为预防鱼类细菌和病毒性疾病的药物使用时,按照0.1~0.5%的添加量,添加到鱼饲料中,连喂5~10天即可;当作为治疗鱼类细菌和病毒性疾病的药物使用时,按照0.2~1%的添加量,添加到鱼饲料中,连喂I~3天即可。 [0010]本发明中黄连灰渣主要由黄连须、黄连叶柄和黄连表皮等组成,含有与黄连和黄连须类似的活性成分,具有类似的药理功能: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有很强的抗菌和抗病毒活性,其有效成分为黄连总生物碱,为预防和治疗鱼类细菌和病毒性感染的主要成份之一。黄连灰渣为黄连“毛坨子”(带黄连须、叶柄、皮和泥沙等的黄连鲜品)烘干后,“打槽笼”(去掉黄连须、叶柄、表皮和泥沙等)的过程中,去掉的废弃物。黄连灰渣的资源量比黄连须更为丰富(由须、叶柄、表皮等组成);黄连灰渣本身为干品,不需要干燥(黄连须采集后需要干燥);黄连灰渣直接从烘房收集,不用到田间收集,收集更容易。因此,黄连灰渣的收集成本更低,开发利用的价值比黄连须更大。 [0011]黄芪根部和/或黄芪茎叶(地上部分)性温、味甘,具有极强的提高免疫作用。黄连灰渣和黄芪根部和/或黄芪茎叶(地上部分)复配后,可以弥补黄连灰渣口感差的不足,同时减轻黄连灰渣“寒性”的副作用,又能协同提高黄连灰渣的抗菌和抗病毒效果,复方具有极强的预防和治疗动物各种病毒和细菌性感染的作用。尤其是与黄芪茎叶(地上部分)复配,可以进一步废物利用, 在保证作用效果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成本。 [0012]以下是本中草药复方产品预防和治疗水产细菌和病毒性感染的效果比较。 [0013]试验药物I的制备:黄连灰渣须50公斤、黄芪茎叶(地上部分)50公斤,混合均匀后,粉碎到50目,分为10公斤一袋包装,备用。 [0014]试验药物2的制备:黄连灰渣20公斤、黄芪茎叶(地上部分)80公斤,混合均匀后,粉碎到50目,分为10公斤一袋包装,备用。 [0015]试验药物3的制备:例3:黄连灰渣80公斤、黄芪茎叶(地上部分)20公斤,混合均匀后,粉碎到50目,分为10公斤一袋包装,备用。 [0016]试验药物4的制备:黄连灰渣须50公斤、黄芪50公斤,混合均匀后,粉碎到50目,分为10公斤一袋包装,备用。 [0017]对照药物I的制备(黄连灰渣):黄连灰渣100公斤,混合均匀后,粉碎到50目,分为10公斤一袋包装,备用。 [0018]对照药物2的制备(黄芪茎叶(地上部分)):黄芪茎叶(地上部分)100公斤,混合均匀后,粉碎到50目,分为10公斤一袋包装,备用。 [0019]对照药物3的制备(黄连和黄芪):黄连50公斤,黄芪50公斤,混合均匀后,粉碎到50目,分为10公斤一袋包装,备用。 [0020]对照药物4的制备(专利文献201310179466.8技术配方):黄连须17.5公斤,蒲公英11公斤,苣荬菜12.5公斤,银花藤12.5公斤,黄苗12.5公斤,当归11公斤,连翅6.5公斤,女贞子6.5公斤,松针粉10公斤,总计100公斤,混合均匀后,粉碎到50目,分为10公 斤一袋包装,备用。[0021]预防草鱼细菌和病毒性感染实验:选用240条草鱼进行实验研究,空白组(不给药)30条,药物实验组每组30条,药物对照组每组30条。将药物按照0.5%添加到饲料中,按照每公斤草鱼投喂20克饲料的量,连续喂养10天;然后,在养鱼池中接种嗜水单胞菌(IO8个/立方水),观察15天,观察草鱼死亡情况。对照组在同样环境和条件下饲养,不给药,其余实验方法相同。 [0022]治疗草鱼细菌和病毒性感染实验:选用240条草鱼进行实验研究,空白组(不给药)30条,试验药物组每组30条,对照药物组每组30条。在养鱼池中接种嗜水单胞菌(IO8个/立方水),观察草鱼发病后(一般3~5天),再给药物饲料(含1%药物),按照每公斤草鱼投喂20克饲料的量,连续喂养3天;观察草鱼死亡情况。对照组在同样环境和条件下饲养,不给药,其余实验方法相同。 【权利要求】 1.预防和治疗鱼类细菌和病毒性疾病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其原料组成及质量百分比如下:黄连灰渣20~80%、黄芪根部和/或黄芪茎叶余量;将上述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后,粉碎到5~200目,包装即可;当做为预防鱼类细菌和病毒性疾病的药物使用时,按照0.1~0.5%的添加量,添加到鱼饲料中,连喂5~10天即可;当作为治疗鱼类细菌和病毒性疾病的药物使用时,按照0.2~1%的添加量,添加到鱼饲料中,连喂I~3天即可; 所述黄连灰渣是将黄连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经过筛分处理,除去其中的泥沙后得到的药用的黄连灰渣,其含有黄连须、黄连叶柄和黄连表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和治疗鱼类细菌和病毒性疾病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连灰渣经过筛分处理后,含泥沙和其它灰分15%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防和治疗鱼类细菌和病毒性疾病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组成及质量百分比如下:黄连灰渣50~60%,黄芪根部和/或黄芪茎叶余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防和治疗鱼类细菌和病毒性疾病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组成及质量比如下:黄连灰渣60份、黄芪根部和/或黄芪茎叶4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防和治疗鱼类细菌和病毒性疾病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组成及质量比如下:黄连灰渣50份、黄芪根部和/或黄芪茎叶50份。 【文档编号】A61K36/718GK103751313SQ201410041686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8日 【发明者】李学刚, 叶小利 申请人:西南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