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折腾有许多不易做到的小技巧,“积少成多”就是其中之一。十五年前我在北京学习时,妻子在家做图书生意,看起来是赚钱的,但却老不见钱。假期我从北京回来,在家呆了两个月,我每天悄悄从钱盒子里拿出二十元来存着。两个月存了一千二百元,她竟然没有发现钞票减少。在花销折腾上,人的本性都是“量入为出”,有多少用多少。既然有多就用多,那怎么会“见钱”呢? 我管这个积少成多的办法叫“截留”。我见过一些老板,他的公司、厂房一盘算,固定资产是多少千万,品牌价值等无形资产又是多少百万,算起来很吓人,但他有时却身无分文,手中拮据。原因就是他没有“截流”,资金流动是有多少用多少,大进大出。这样一个大老板站在长江、黄河边,与一小老板站在小水沟边完全一样,因为都是看“水流”而已,并没有“截留”形成的“金库”。 积少成多难以做到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持之以恒。为什么不能持之以恒呢?原因就是不能“超越知识”。“超越知识”是老夫人生理论的核心观点,在理财问题上同样适用。自己存钱,那是明明白白的收入,“存款”就是“存知识”。那么自己知道有存款,花钱时就有一种“知识”上的心理依靠,因此就不会节制开销,而且会由存款“知识”催生新的消费欲望。例如有一个大夫去世时,他的妻子发现他留下了十万元存款,她感激涕零地说:“现在孩子读书和自己晚年生活都不愁了。”我问她:“如果你早知道有这笔存款,还能存下来吗?”她说“肯定早就花光了,除非我也下决心存。”她说得很对,一般人在“积少成多”上难以做到“超越知识”,并下决心持之以恒。 购房的“按揭贷款”这个小技巧,与“积少成多”的小技巧是同样道理。适量的按揭贷款,然后月均还款,并不见钞票减少。去年妻子说,趁现在有钱,干脆把剩下的几万元住房贷款还了。我说不能还啊,如果还了,就会突然间少掉几万元,而月均还款呢,就永远没有减少几万元的感觉,于是就多得这几万元来吃喝玩乐了,哈哈。 (2006年9月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