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希恕先生讲伤寒(5):太阳病传少阳阳明

 凡凡人人人 2019-03-03

本订阅号是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胡希恕名家研究室主办。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推出重温胡希恕先生讲条文系列文章,删繁就简,欢迎大家积极转发推荐,让更多人热爱上经方。每次2分钟学习经方,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与你一起进步。6:30am更新(节假日除外)



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第5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第4条说的是开始,一日。这个说过了两三天的时间。如果这个病传,一定是有征兆的,传哪去呀?它由表往里传,或者传阳明,或者传少阳,而阳明少阳证一点都不见,肯定它不传。

这两段我们看的虽然是太阳表证,那么你对这个病的轻重缓急、传与不传,当大夫的也要心里有数。怎么来观察呢?不外乎在脉证。开始二三天不传,那它肯定是不会传。这个我们在临床上常看到的,二三天这个病就传少阳的多,人也无力了,发烧不退,脉浮细这类情况。你看胸胁满闷,柴胡证就来了,这个病较重。二三天还不传,肯定这个病还是不要紧的,就是一般的伤风感冒了。

上篇:胡希恕先生:怎么判断太阳病传变?

推荐:【冯老答疑】太阳病先传哪?少阳?阳明?

近期推出的文章,读过的朋友可以温故知新,没读过的,可以和我们一起学习讨论。元宵节前,胡希恕名家研究室团队召开工作会,2019年的全国经方论坛已经开始筹备了,冯老不辞辛苦的在传承,我们作为年轻人,怎么呢不努力呢,传承传承,我们自己学不好,又怎么能去传承呢?一天一条《伤寒论》,深度学习,想象一下398天后的自己。赶快邀请身边的小伙伴加入学习吧,点击“好看”每天打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