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掌握好脾经的这些穴位,好处意想不到

 和而随 2019-03-03

中医理论中,脾藏的功能非常大,被称为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运用健脾的方法可以迅速增长人体的气血,为防治疾病储备能量。脾经上有非常多有用的穴位,有的增长气血,有的善祛湿,有的专除腹胀,有的开胃消食,有着调经止痛,有的祛风止痒,经常按摩脾经可以很好的保护我们的健康。

【1】 隐白穴善止血

隐白穴在大脚趾甲根的内侧角。脾统血,肝藏血,此穴最擅止血。比如说像子宫出血,月经过多,崩漏等都可以选用此穴。通常可以用艾条灸一灸,在穴位上距离皮肤1~2厘米处,灸至皮肤发红为就可以了。这个方法还可治疗小儿因肚子不舒服引起的夜间啼哭,但是要注意灸的时间要短些,以免起泡。常揉此处还可以防止流鼻血,对过敏性鼻炎也有辅助疗效,作用不小。

【2】 大都穴善治腰腿疼、腿抽筋

在大脚趾拇第二节内侧陷中,脾经属土,火能生土,所以这个穴为脾经母穴,善长治疗脾虚大便无力,心中有火导致的欲食差,以及缺钙引起的腰痛腿抽筋等等。

【3】 太白穴善治脾虚

太白其实是古代星宿之名,传说太白星有平定战乱立国安邦的能力,太白是土经之土穴,阴经以俞代原,所以又是脾经的原穴。太白穴是健脾要穴,能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虚如先天脾虚,肝旺脾虚,脾肺气虚,病后脾虚等。有双向调节作用,比如揉太白穴可以止腹泻,便秘可通,另外点揉太白穴还可以调控血糖指数,高的可以降,低的可以升。

【4】公孙穴善治高血压、手麻、腰痛

此穴为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冲脉为妇科主脉,所以公孙是治疗妇科疾病的要穴,如痛经、不孕、崩漏。公孙穴是脾经络穴,脾胃相表里,所以一穴可治脾胃两经之病,胃痛,胃胀,胃下垂都可按公孙取效。就连胃经头痛时揉此穴也有很好的效果,此穴还能治高血压、手麻、腰痛,若配合心包经内关穴同时使用,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5】血海穴善调治贫血、止痒

屈膝的时候在髌骨内上缘二寸。血海穴是妇科最常见的穴位之一,能通治各种与血有关的疾病,不管是出血淤血还是贫血都可以选用此穴,还有一特殊功效,专门止痒。脾经其他的穴位也都身怀绝技,三阴交是生殖病专穴,地机穴是糖尿病的,阴陵泉专去湿毒,商丘穴最善消炎,我们身上真是百药俱全。我们优越的先天遗传真是一份大宝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