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平气和说宇宙 (6)

 tangaolus 2019-03-04

Recently I saw a vision in a dream

There were beauty and shining stars

Underneath the endless dark

Hearing tender words with a sad story

Of a truth not easy found deep in all our hearts

                                        ——但丁之舟《A Divine Decision》

500

在开启今天的讨论之前,请大家先做一道初中物理题。

机翼是如何获得升力的?

初中物理告诉我们,机翼的横截面的上部分和下部分并不对称,气流在此一分为二,上面空气在相同时间内走过的路程更长一些,因此流动的速度比较快,而下面空气流动的速度则比较小。这样就有一个压强差,升力也就这样产生了。

在初中物理里,这么回答,你肯定能拿满分。

而事实上呢?这里有一个巨大的漏洞——把空气当做理想气体处理了。

500

理想气体,意味着,我们将完全不考虑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也意味着,空气是毫无黏滞性的。

而事实上,无论是空气还是水,都不可能完全没有黏性,否则气体和液体都将无法流动。

那么这和宇宙的年龄又有什么关系呢?

500

我们的宇宙从诞生的一刻开始,经历了暴胀、辐射为主、物质为主等多个阶段。所谓的暴胀,指的是宇宙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膨胀。而辐射和物质为主,则指的是在宇宙膨胀中起着主要作用的宇宙组成成分。

关于宇宙演化的细节,我们将在之后详细讨论。

500

我们知道,引力,顾名思义,与电磁力最大的不同在于,引力只有吸引,而电磁力除了吸引还可以排斥。如果这个假设没有错误,那么只有吸引没有排斥的引力,是不可能让宇宙加速膨胀的。(当然引力和电磁力的区别还有很多,例如相对而言,引力要弱很多。)

根据推算,如果当今宇宙仍然是处于物质主导的时期的话,那么宇宙的年龄将是80到100亿年。而观测表明,有些古老的星团,其年龄要达到110亿年。显然,比宇宙还要老的天体是不可能存在的。这就引发了宇宙年龄问题。

500

随着宇宙加速膨胀的观测证据越来越多,人们意识到可以通过引入暗能量来使得宇宙加速膨胀。根据假设,暗能量的压强为负,也就是说,暗能量在推动着宇宙的加速膨胀。

引入了暗能量后,理论推导的宇宙年龄大约是135亿年左右,宇宙年龄问题也就得以解决。然而,轻易就被解答的问题,往往没那么简单。不久之后,又有天体大于宇宙年龄的发现,例如,类星体08279+525。这时候又该如何解决呢?

500

理论物理学家们给出的答案之一是——黏性流体。

回到一开头我们提到的问题上。事实上,飞机之所以有升力,与气体的黏性也是分不开的。而现实中是没有理想流体或者气体的,因此,在考虑宇宙学问题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引入黏性流体。引入黏性意味着,物质的衰减速度也被延缓,这样计算起来,宇宙年龄问题就可以得到缓解。

天文爱好者经常把暗物质和暗能量放在一起,但是实际上,这两位除了都姓“暗”之外,并没有多少直接联系。但是这不代表科学家们不会把他俩联系到一起,就好比两个同姓的人套近乎,经常说“五百年前是一家”这样的话,有一些模型认为,暗物质和暗能量在早期的宇宙里是统一的,随着宇宙演化才逐渐变成今天的样子;另外有些模型则认为,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微弱的相互作用。

500

我们今天通过宇宙年龄的问题,引入了黏性流体、暗能量、宇宙加速膨胀、宇宙的演化等很多概念。从后面的推送开始,我们将从大爆炸出发,讨论一下宇宙演化的细节。由于今天所讲的东西需要用很多公式来解释,因此我们点到为止,大家也不必深究背后的计算细节。

除了黏性流体之外,科学家们还有很多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引入修改引力理论,或者引入暗物质和暗能量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等。

科学的发展往往也是如此,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

500

讲到这里,小编想起了一个牛顿的故事。我们不妨简单讨论一下牛爵爷。

在牛顿已经成为公认的科学界领袖之后 ,曾经有人问他:“牛大爷,请问地球的年龄是多少呀?”

牛顿的回答是,他根据《圣经》推算,地球大概是6000岁。

这个荒谬的回答如果放在今天,那么估计只能出自疯子或者傻子之口。显然,问牛顿宇宙多少岁,他也没法回答,只能利用《圣经》估计。

但是我们需要承认一点,在牛顿那个年代,无论是物理、天文知识,还是考古研究,都远不及今天。这并不妨碍牛顿成为科学史上最伟大的人,无论是作为数学家还是物理学家,他都做到了顶尖中的顶尖。

和爱因斯坦相比,老爱在研究广义相对论的时候,由于大学时候经常旷课,以至于不得不求助于好哥们格罗斯曼,后来又和大数学家希尔伯特共同研究引力场方程。而牛顿则是逢山开路遇水填桥,没有数学工具,就干脆自己造一个(跨时代对比难免有吹黑哨的嫌疑,这里仅仅举个例子)。时至今日,牛顿的三大定律依然用途广泛。而研究天体物理时候,依然有“后牛顿近似”、“牛顿极限”等向老牛致敬的研究方法。古代的谥法里,最美的谥号是“文”。

《论语·先进篇》里也提到“文学,子游,子夏”。这里的“文学”和今天所理解的“文学”不一样,而“文”是一个通假字,通“纹”。

《易经》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牛顿在这里就好比这位圣人,通过观测,实验等,总结出最精美,最简练,却几乎能够描述世间万物的自然规律。他是一代宗师,他是奠定了整个物理学研究方向的人。如果英国佬也按照中国古代谥法给牛顿谥号的话,必是“文”。

话说回来,牛顿对宇宙学又有哪些贡献呢?我们之前提到了弗里德曼方程,这是一组描述宇宙膨胀规律的方程。而实际上,不用广义相对论,仅用牛顿力学,也可以推导出这些方程(尽管应用价值没有广义相对论那么大)。

读到这里,胡克、惠更斯等人含泪点了举报。

『天文时刻』 牧夫出品

微信号:astronomycn

500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