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6)——易的来源

 道德经不言之教 2019-03-04

“道法自然”是中国文化的逻辑基础。

一切的知识和文化来自于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人人都可观察和思考,因而可以得出同样的认识,这也是中华先哲思想生命力的来源,也是中国文化伟大生命力的来源。

易来源于中华先哲对于自然界的观察、思考。

自然界在变化,昼夜往复、月圆月亏、寒暑相继、万物生灭等等,亘古未变。

农耕文明中,农业是社会存在的根本。农业的丰欠决定人民生活、社会稳定乃至朝代兴衰。农业一直是中国古代的头等大事。

时令、季节、物候对农作物的种植、管理、收获十分重要。易,最初就是诞生于农耕文明对季节、时令、物候变化的确定中。在文明之初,这无异是极为重要的科技。《尚书.尧典》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农耕文明因为农业的需要开展对日月星辰、气候、物候等方面的观察,对自然界的运动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制订历法,指导农业生产和其它人类活动。

易来源于对日月、星象、季节、物候、气候等方面的观察和思考,昼夜往复、月圆月亏、寒暑相继、万物生灭等,这些自然界的运动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一切都是变化的。如:日、月无时不在变化;

2.一切变化都是周期性的。如:日、月的变化是周期性的、循环往复的;

3.一切变化都是由相克相生的两个方面(阴、阳)驱动的周期性变化。如:昼夜往复、月圆月亏、寒暑相继、万物生灭,都包含有相对的两个方面,是在两个相对方面之间的周期性变化;

4.一切周期性的变化是可以划分和预测的,可以进行以二分法为基础的进一步多次划分。如:对太阳运转寒来暑往就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寒暑两极、四时八节。

这些物质运动普遍遵循的规律就是易:物质运动的永恒性、周期性、阴阳、相克相生、八卦。

虽然,中国史书对上古时代的伟大人物的身世有很多神化的地方,但是中国历史并没有说他们是神,他们也是人,并无特殊才能。中国古代先哲也没有神化自己,老子说道法自然,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没有像西方的先知那样说自己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自己的话来自上帝,世人不容质疑。后人对古代先哲倍加推崇,甚至神化,但是从这些流传至今的经典来看,都符合科学和理性的,并无神秘成分。

中国古代文化有一个伟大的逻辑,就是“道法自然”,对自然的观察、思考是知识的来源。《道德经》就是从自然中得出“道”,从天、地、飘风、骤雨、江海、水、草木等自然现象中总结出“道”,依据道得出圣人的行为标准。儒家的著作如《论语》、《中庸》也是从自然或者历史上具体的事件来提出自己的主张。“道法自然”是中国古代先哲提出主张的逻辑基础,人人都可以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思考认识到这些主张的正确。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光辉灿烂、经久不衰的原因。

易经,经文晦涩难懂,主要的原因是易经是孔子收集整理上古资料形成的,有不同人形成的资料,时间上有数千年跨度,涉及的范围大,其中还有部分天象、星象等知识很多词语语义在当时就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部分专业术语普通人难以理解。加上孔子之前并无系统的学校教育,知识分子极为稀少,许多语句的真正意义不能为后人所知,就像现代人看山海经那样了。但从八卦符号来看,并无神秘。

易,是中国文化最为神秘的部分,也是中国文化最基础的部分,其实并不复杂。现代人,具备起码科学常识的现代人,都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印证、思考古代先哲总结出来的自然规律。

昼夜重复、寒来暑往、万物生灭,这些自然现象和数千年前没有区别。人人都可以得到古代先哲的关于世界的认识:世界是阴阳相克相生的周期性运动,是可以划分和预测的,就是易。拿现代科学、哲学的语言来说就是: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周期性的、物质的运动是对立统一的,物质运动是可以划分和预测的等等。

易,来源于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