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泽古桥----终慕桥(柏家桥)

 吴越尽说 2019-03-04
作者:梅石老人


 

 
 
 


近代·沈云 《终慕桥》

北斗坟荒酒莫浇,

古津依旧卧虹腰。

众中谁抱蓼莪痛,

怕过柏家终慕桥。



【作品释义】

古津:是渡口的意思。

虹腰:是虹的中部,这里指桥。

蓼莪: 《蓼莪》是《诗经》中的一首诗,抒发不能终养父母的痛极之情。


【背景拓展】

  终慕桥原建于斜桥河上,位于先蚕祠门前右侧,桥之南连接后街,为“宋孝子柏深山创建(始建年份及元明修建无考)“俗呼柏家桥”,乾隆六年重建时改名百嘉桥。震泽倪师孟有碑记载:桥之改名,乃“以俗称柏家桥而误也”。

  柏深山是“宋季遗民”,因“承亲未竞之志”而建此桥。“深山以终慕命名,礼所谓思贻父母,令名必果也”。清乾隆时,里人龚异有诗曰:“吴江孝子宋三人,老柏苍苍独保身”。又曰:“简该孝行著分明,两字桥题终慕名。”并自注:“今改其名,孝子旧迹渐至无考”。   

  孝子柏深山墓“在西肠圩北斗弄南口”,清乾隆(1736—1795)时“墓犹存,垅后竞填平,筑室其上”,后“夷为民居”。

  上世纪九十年代,斜桥河之东段填平后筑路,下面铺设涵洞以通水流。终慕桥拆除后,以原桥石按原样移建于目澜洲公园内。

   
【作者简介】

  沈云,1864-1921,字秋凡,原籍浙江秀水(今嘉兴),生于盛泽。沈氏系王江泾望族,1860年为避兵祸,其父举家迁居盛泽。沈云先生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文学功底极深。曾先后受聘为郑氏小学和盛湖公学的教师。沈云还是南社的早期社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