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小人王甫,此威海王刘俚之冤死的根本原因

 老鄧子 2019-03-04

渤海王刘俚你知道是谁吗?

就是桓帝的弟弟。桓帝你知道是谁吗?就是诸葛亮说的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说到最后,刘俚就是皇上的弟弟,一个地位很高的王爷。

王爷,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的权利很大的。这个王爷名声也不太好,平常吃饭不拿钱,就是刷脸。人就是这么横。

这个刘俚王爷点不太好,也可能是太狂妄得罪了不少人。总有那不怕死的人,就去告状。

这个人告状的小伙子叫史弼。史弼这个小伙子呢,也是非常聪明的。他告诉皇上说:“你的弟弟刘俚不太行,吃饭还不掏钱,影响你的名声。”

皇上说:“没事,不就吃饭没有给钱,一点小事不至于你这么费心思。”

史弼又说:“他这样下去,只会和一些混社会的人在一起,到时候会抢你的皇位。”

皇上听后,颤抖了一下。心想,让自己的兄弟吃点苦头,磨炼一下性子,也有利于他的成长。然后就下了一道圣旨,让刘俚只有一个县的收入。

刘俚大手大脚惯了,一个郡的收入还不够自己挥霍,何况一个县呢?于是,他就想托关系争取回到以前的爵位。

通过百方打听,他找到了王甫。

这个王甫又是什么人呢?

王甫只是桓帝身边的一个太监,不过管理着皇上的饮食。刘俚认为王甫毕竟整天和自己的哥哥见面,如果王甫愿意为自己美言几句,肯定会官复原职。

刘俚为了打动王甫的心,承诺如果自己官复原职,愿意给王甫五千万钱。

王甫听后,心中暗暗的说,钱还没给我,就让我办事,想的真美。

不过,让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桓帝临死的时候,想起自己的弟弟,通过这么多年的历练,性子肯定收了,自己如果不让他官复原职,恐怕就没有机会了。于是,就留下了一份遗诏。

刘俚官复原职,在家里大摆宴席。突然,闯进一个人,他号称是王甫的使者。

使者对刘俚说:“我家达人帮王爷把事情办成了,麻烦那5000两要兑现。”

刘俚王爷听说后大骂道:“明明是我哥心疼我,和王甫那个老不死的有什么关系。”

紧接着,又让仆人把使者打了一顿。

王甫本来就爱财,又听到自己的人被刘俚打了,心里非常愤怒。

后来,王甫让尚书令廉忠告刘俚阴谋造反。汉灵帝毫不犹豫的信了,然后就把刘俚处死。

刘悝及其妾妃11人、子女70余人、伎女24人皆死于狱中,就连傅、相以下王国诸僚属也因同样的罪名被杀。

更可笑的是,所谓的破刘悝谋反案有功,刘宏封王甫等12人为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